人工智能
(文章来源:百家号)
AI可以收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产生的各项数据加以分析,精确地向老师反映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这类数据,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在课堂上,有了AI的帮助,老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调取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更加生动新颖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对于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双师课堂、拍照搜题等途径查缺补漏,找到知识薄弱点以及盲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学习。
当然,老师也不是机器人,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顾及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这确实太为难老师了。AI在这时就又能派上用场,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极大地减轻老师批改作业和阅卷的负担,语音识别、语义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评、纠正发音,人机交互技术则可以帮助教师为学生答疑。
另外,AI还能阅卷。例如科大讯飞研发的全学科智能阅卷技术已应用到了多次大规模考试中。原本需要耗费巨大人力资源的阅卷工作,通过AI图文识别与文本检索技术,可以做到迅速阅卷,提取并标注出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管理层面,AI系统可以结合师资力量、教师分配、课程特点帮助学校合理安排课表,并且进行常规的校园管理,为教学管理提供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建议与决策,从而施行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
目前,这些技术都已应用到了教育领域之中。总的来说,AI的介入使得传统教育领域从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变,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提升了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与欧美地区相比,中国的AI教育起步较晚,在技术与数据累积方面稍微落后了一些,但胜在人口基数大且发展迅速,因而颇有“后来居上”的态势。企业、资本的相继入局让“AI+教育”领域变得火热,但过快的速度貌似也让这一领域的前进方向有些“跑偏”。
政策的支持、技术的进步,加上教育领域本身的受重视程度,“AI+教育”想不火都难。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预测,“AI+教育”到明年将创造出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在中国,AI教育企业获得投资的次数远超全球其他地区,其中K12领域进入成熟期,外语培训类机构的投资正在扩张,AI素质教育也成为蓝海。
如今“AI+教育”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环境、方式、师生关系、管理模式等。入局者的增加与资本的催动无疑让这一领域热度更高,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今的“AI+教育”机构多集中在K12领域。一些机构打着AI的旗号进行带有夸大性质的,甚至是虚假的宣传。他们宣称如果学校不使用他们的产品,不做“智慧校园”或者不学他们的AI课程就会落伍,学生就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然而这并不是“AI+教育”的正确体现。如果只是多了一块屏幕或是在电脑上刷题,那和传统教育中的“题海战术”也没什么不同,最后同样会耗尽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让家长和学校花了冤枉钱。除了片面夸大AI教育的作用,市面上还出现了利用“伪AI”教育产品圈钱的现象:一些所谓的“AI学习机器人”不过是提前预设了程序的玩具;包教包会、几个月就要收取几万元培训费的“人工智能就业培训”其实就是在教编程。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基本上是“AI+教育”在过热的境况之下偏离了正确方向所致。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知道,与科技紧密相关的行业一旦被过度关注和追捧,“跑偏”就在所难免。
教育可以成为生意,但做生意也得有底线、讲良心,况且教育行业的重要性远胜于一般行业。有观点认为AI会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并以此对“AI+教育”模式进行十分夸张的宣传,以此牟利。而究其根源,是企业和投资方对“AI+教育”的理解略显狭隘,因此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责任编辑:fqj)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