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区块链不是比特币

区块链

581人已加入

描述

前言:比特币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运用了一系列的技术,而不仅仅是区块的链接。本文作者认为仅有区块的链接(狭义的“区块链”)并不能产生有效作用,要想有真正的影响,需要有一系列的技术组合起来才能发生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指的“区块链”是狭义的,是指区块的链接。跟我们今天很多普通意义(广义上)的区块链有区别。广义的区块链也是包含了加密学、共识机制、点对点网络等技术。区块链本身也是在不断进化和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点来下结论。

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是天才。它描述了一个可以有效地将电力转化为真实记录的系统。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比特币在陌生人之间构建绝对信任能力方面是开创性的。

我们才刚刚开始瞥见这项技术对我们世界产生的影响。那么,比特币是如何管理这些的?

中本聪将四种独特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加密学、工作量证明、带有时间戳的区块(区块链)以及点对点通信。

如没有这些要素共同起作用,比特币将无法运作。

· 没有加密学,比特币得不到安全保护,用户无法安全拥有。

· 没有工作量证明,任何人都可以篡改交易的分类账,并破坏集体共识。

· 没有区块链,你可以将同样的代币无限制地花很多次。

· 没有P2P网络,比特币将由单一实体控制,这意味着你必须信任他们,把钱交由他们控制。

因此,很明显,如没有这些技术,比特币将不再是比特币。因为,正如Andreas Antonopoulos所说的,它不再是开放、去中心、无国界、以及公开的。

但是,人们经常错过的是,比特币是一种新兴的现象。这意味着由这些技术产生的系统大于其各个部分之和。上面提及的任何一种技术都没有赋予比特币它的特质。我们应该专注于系统,而不是部分。(蓝狐笔记注:这有点类似于涌现效应,当多个不同的个体聚集在一起产生出新的特性。)

为什么是区块链?

在上述的技术中,为什么是“区块链”风靡一时?

毕竟,区块链基本上只是带有时间戳的谷歌表格。就其本身技术而言,它并不是一项突破性的范式转移级别的技术。(蓝狐笔记注:请注意,本文所说“区块链”只是带有时间戳的区块的链接,是狭义角度上说的,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所说的区块链,我们通常所说的区块链是包括了共识机制、点对点网络、加密学等技术的)

就像是因为铁路的发明,见证了1800年代的工业革命,并声称蒸汽机是唯一的原因。当然,蒸汽机是这些列车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没有煤动力蒸汽机,工业革命就不会走得太远。

但是,如果在1840年代铁路狂热的高峰期,你走上街头大喊:“蒸汽引擎就是一切!”那么,你将完全没抓住要点。

这不一定是对那些被“区块链技术”魅力所吸引的人们的批评。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将新技术应用于所有事物的模式。

蒸汽机也是如此。

这种技术被实验应用于所有形式的运输,并在船舶和公路车辆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只有在蒸汽机投入使用并用于远距离的大量货物运输时,这项技术才算真正具有革命性。

这就是为什么说“区块链不是比特币”类似于在1800年代说“蒸汽机不是铁路”一样。

可以看出,“区块链技术”和蒸汽机能产生类似的影响,而比特币是21世纪的铁路。它是一个整体,有完整的技术。

蒸汽机并没有带来工业革命,而铁路有。(蓝狐笔记:这里要注意,此处的区块链是狭义的区块链,只是区块的链接。并非广义的区块链。而且区块链的也是在一直演化。不过,区块链并非是万能解药,这一点值得注意)

比特币不是区块链

但是,你可能会说“比特币是过时的技术,可能会出现其他区块链来取代它。”尽管这句话有些道理,但那些轻视比特币的人忽略了一个关键要素。货币的某个方面无法通过技术即刻解决。这个要素就是信任。

归根到底,货币只是信任的实物(或数字)体现。信任自己刚得到的那个物品(货币)会保持其价值足够长的时间,这样你就能用它兑换其他商品。

比特币已经存在10多年,每过10分钟,就会挖出另外一个区块,并为系统增加更多的信任。而通胀的体系会削弱对货币的信任。甚至历史上最受信任的货币黄金也可以被没收或伪造,从而降低其信任度。

有些加密项目的创始人可以随意为私利而改变代币的规则。这曾经发生过多次。根据设计,每种加密货币项目都需要代币来激励其用户,而如果该代币不被信任,则网络不会被使用。就这么简单。

就像之前说过的,简言之,比特币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货币。因为它:

· 由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一群计算机保护

· 将会是世界上现存最稀缺的东西

· 真正的去中心化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信任比特币。当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货币开始贬值,其老百姓就会转向美元。有中心化的创始团队和很少资源用于保护网络的“加密项目”也很难取得人们的信任。仅凭承诺和善意并不足以创造可信任的货币。需要将各种技术组合起来,让它们一起发挥作用,才能创建一个坚韧的系统。而仅仅通过精美的谷歌工作表是无法实现这些的。
责任编辑;z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