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技术以安全为原则,3D传感技术将成为关键因素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同花顺财经)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将传统现金交易方式无情打破。大到商场酒店,小到便利店商超,消费者只要拿出 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可以完成整个付款购买流程。但你又是否知道,其实二维码一开始并非为移动支付而生。

1994年,日本人原昌宏,为了解决追踪零部件信息所用的一维码资讯量少、难读取等弊端,将一维码升级成了二维码,使“码”的信息储量增加了250倍!尽管日本人发明了二维码,却没能在移动支付上利用好它,从而错失了移动支付发展的黄金期。直至今年日本著名连锁便利店7-11才开始推行移动支付,遗憾的是上线首日便遭疯狂盗刷,因此不得不被迫暂时下线。日本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尝试宣告失败,也让人们感到了移动支付安全的隐忧。

无论支付形式如何多样化发展,支付安全都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头等大事”。二维码支付需要依赖手机终端实现,很容易被入侵或植入木马病毒。另外,扫码支付和刷卡支付一样,都需要输入密码,密码很容易被盗取从而造成财产损失。由此可见,二维码并非最完美的移动支付手段。支付安全技术正在逐步进化中,更安全的刷脸支付方式或是目前解决这些痛点问题的更优解决方案。

刷脸支付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大数据等技术最新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它具备更便捷、更安全的优势。一方面,刷脸支付可以实现“不用手机,万物可付”,比二维码支付更加高效便捷。另一方面,刷脸支付采用了成熟的3D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刷脸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99%。不仅如此,3D人脸识别技术通过3D立体信息采集,根据人脸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可以抵挡照片、视频、模拟人像等盗刷攻击,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各种人脸相似物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前不久,社交软件探探就被曝出,因人脸识别技术漏洞而被黑产从业者利用,形成了人脸“代认证”的黑产链条,黑产从业者将照片制成MP4格式的短视频来绕过人脸识别服务商的认证系统。在其背后,更是牵出个人信息贩卖,甚至可以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注册公司、借贷,让人不寒而栗。种种事件接连爆出,说明2D人脸识别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大力推广3D人脸识别技术势在必行。

目前,3D人脸识别在市场上根据使用摄像头成像原理主要分为:3D结构光、TOF、双目立体视觉。3D结构光是通过红外激光器,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光线投射到被拍摄物体上,再由专门的红外摄像头进行采集反射的结构光图案,根据三角测量原理进行深度信息的计算。相比需要很高算力资源,实时性差,受光照物体纹理影响的双目立体视觉,以及技术不成熟,分辨率低,成本高的TOF而言,3D结构光在合理的支付距离可获得更高的检测精度,并且功耗相对较低,算法难易适中,更适合刷脸支付应用场景。

早在2017年,苹果为了在iPhone X手机上实现全面屏,舍弃了成熟的指纹识别Touch ID而转向面部识别Face ID,其中Face ID 的技术本质就是3D结构光技术。该技术并非苹果独家,目前国内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3D传感技术。2018年,OPPO向全球发布Find X 旗舰手机。Find X 独具创新性的双轨潜望结构的前置摄像头采用了国产厂商奥比中光的3D结构光模组。

与苹果仅适配自家iPhone不同,奥比中光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可实现量产、定制化,以及全套光学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厂商,专利数目前排行世界前三,是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3D传感核心技术的厂商。可见,国内3D传感龙头企业已经快速崛起,成功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3D传感整体解决方案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为诸多人工智能场景的应用与落地创造优势条件。

(责任编辑: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