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PSON的RTC实时时钟模块+Panasonic电池实现系统级的低功耗

描述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开辟了大量新应用,并产生了更多对监控或者控制功能的渴望。不幸的是,功耗也随着功能的增加而增加。这是考虑整个系统功耗需求的出发点。大量的功能模块消耗很大的电流。幸运的是,并非所有功能都需要在最大的功耗模式下持续工作。那么目标就是关闭当下不需要的一切功能以减小功耗。一个设备始终一直在工作的就要求超低功耗。可以考虑使用RTC,因为RTC实时时钟是一直在工作的。

01 电流消耗

今天一切都声称是低功率(LP)。下一代应用程序可能只有轻微的功率减小就已经贴上了低功率LP标签。对于电池供电的系统,必须考虑实际的电流消耗与电池容量的关系。

可穿戴式,便携式和许多IoT应用被迫使用最少的能量以减小功耗。利用低电压电源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大多数耗散都具有欧姆特性。选择并优化电路以实现最低功耗。不同元件的比较说明了单个电流消耗的大小:微控制器单元(MCU)不需要连续运行!

02 电流消耗随时间变化

示例:无线远程监控模块。功能:根据控制系统的变化定期检查传感器,并且将大偏差值传输到基站。(Implementation A)在典型情况下,动作发生在时间a)的随机点。动作b)消耗最大电流。微控制器c)一直在运行以及时准备好以捕获必要的动作。集成在微控制器d)中的RTC允许对动作加时间戳。e)显示了总的电流消耗。

借助LOW POWER RTC模块(Implementation B),微控制器仅定期起来查看是否有动作要处理c''),其他没有事件处理的时间恢复到休眠模式,因此平均电流c'''')可能降低到技术上的最小值。在实际情况下,动作时间(MCU处理事件)可能只是持续时间很短,只占整个时间段的一小部分,因此节省f)代表了主要部分。

微控制器

03 在系统级别上进行低功耗划分

在设计早期阶段考虑供电架构架构是一种良好的做法。电源线应按照不同功能块可以完全关闭的方式进行布线。

3.1过程监视模块的通用示例

a)理想情况下,所有传感器都会连续激活(每秒1000次),但这是至关重要的吗?仔细研究每个单独的块可以探索降低功耗的潜力,只需延长采样之间的时间。

b)传感器1:只要温度<55°C,每分钟只需读取一次。当温度高于55°C,必须每10秒检查一次。

c)传感器2:水位不能快速变化,因此每15分钟检查一次就足够了。

d)通信:通信模块将在固定时间每天通信一次,或者在参数超过临界限值时立即通信。

3.2 关键点

关闭电源后,检查所有线路的漏电流。标准FET开关很容易泄漏几μA数量级的电流。具有开漏配置的通信线路也是潜在的漏电流来源。确保上拉电阻连接到控制器电源。用于开关电源的二极管必须是低泄漏肖特基型。

必须关闭测试频率输出并配置为最低功耗。

04 控制活动级别

在以下情况下达到最低的系统功耗:

微控制器

只有一个超低功耗设备始终保持开启状态,控制定期唤醒并保持时间。

关闭所有其他块,如果不可行,该模块需要进入休眠状态或最低功耗空闲模式。这可能意味着>> 95%的时间内唯一的需要供电的电路是RTC模块。

05 选择关键器件

5.1 EPSON的RTC模块

EPSON的RTC模块优于具有单独Xtal的通用RTC,尤其适用于物联网和电源关键应用。以EPSON的RX8010SJ为例,将RTC电路与32 kHz晶振集成到模块中,最少具有如下的优势:

1.高可靠性及稳定性,采用内置32.768KHz晶体, 减轻用户对电路匹配的负担和环境对晶体电路的影响。

微控制器

2.软件对于系统的工作状态需要进行监控,以保证数据的正确和可靠性。8010 提供一个标志 VLF,该标志位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内部晶体是否停振,当系统受到干扰或重新上电复位,VLF 就有可能被置位。独立的RTC模块可以作为完全独立的看门狗来监控执行期间的软件。

3.SOP 8 小型化封装, 引脚兼容NXP, Maxim/Dallas等多家RTC. 用户可再现有的电路上方便应用测试。

微控制器

4.由于振荡器电路采用密封封装,外部无法触及高阻抗触点,因此可承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如潮湿和灰尘污染。晶体和RTC电路的距离非常小降低了对杂散信号耦合的敏感性。

5.时钟精度5 /-23PPM,由EPSON工厂出厂时每片调整,以保证精度要求。

微控制器

5.2作为RTC的备用电源,纽扣电池也很受欢迎

微控制器

例如松下的一次性纽扣电池CR2032,它的特性如下:

· 体积小:Æ20毫米,厚度3.2毫米

· 恒定电源电压:3.0 V

· 容量:225 mAh

· 高可用性

· 知名品牌:Panasonic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