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巡检线路 全面提升输电线路运维水平

军用/航空电子

370人已加入

描述

“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激光雷达设备在输电线路通道上方边飞行边采集数据,最后形成输电线路通道点云数据,建立通道三维点云模型,可进行交跨距离测量、弧垂测量、导线风偏计算等分析,能够大幅提升输电线路巡视精确度。”12月6日,在220千伏青南线无人机巡视现场,国网青岛供电公司线路运维人员王永昆边组装无人机边向笔者介绍。

由于输电线路分布区域广、所处地形复杂,青岛供电公司积极推动输电线路巡检由“传统人工巡检”向“人巡+机巡”的新模式转变。目前,该公司已广泛应用无人机开展输电线路巡检工作,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可见光或红外相机对架空输电线路金具、绝缘子等进行拍照和近距离检查巡视,有效提升了线路巡视的精细化程度。这种作业方式在线路日常巡视、重大活动保电、恶劣天气过后堪灾巡视等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保障全市输电线路安全迎峰度冬,自11月12日起,青岛供电公司组织市县公司线路运维人员对所辖输电线路开展无人机可见光集中巡检,并创新采用激光雷达设备进行集中巡检。为将巡检效益最大化,该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巡检计划,科学安排巡检线路,针对无人机可见光和激光巡检不同的技术特点合理分配不同的巡检任务。其中,无人机可见光巡检可以通过拍摄高清照片发现杆塔本体缺陷,巡检任务以老旧线路、三跨区段、重要用户、人员难以到达的区段为重点;激光雷达巡检是采集通道点云数据可以分析交叉跨越距离,巡检任务以电铁线路、三跨区段、树障隐患区段为重点。

“目前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巡视输电线路已经很普遍了,但是激光雷达与相机在用途和方法上都截然不同。”王永昆说:“这相当于给无人机装上了‘慧眼’,成了我们线路运维人员的‘侦察机’。”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激光雷达设备对输电线路通道进行扫描巡检,利用点云数据技术对输电线路通道建立三维模型,可实现对线路通道内的建筑物、植被、交叉跨越物的距离测量和风偏分析,线路运维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线路通道的动态变化情况,为隐患的诊断预判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为隐患的排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在本次无人机集中巡检任务,青岛供电公司利用20余天的时间完成对2500基杆塔的可见光精细化巡检,完成400公里长的输电线路通道激光雷达扫描,共排查出输电线路一般缺陷851处,严重缺陷186处,危急缺陷6处,其中危急缺陷通过带电作业或结合停电已全部消除,有效提升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

据了解,目前青岛供电公司成立了无人机巡检专业团队,有11名员工拥有民航局多旋翼无人机视距内驾驶资格证,配有35架多旋翼无人机用于日常线路巡检、重大活动保电、特殊巡视等作业任务。该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无人机巡检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深度,全面提升输电线路运维水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