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拟合和过拟合是什么?解决方法总结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欠拟合与过拟合

欠拟合是指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上均表现不佳的情况;

过拟合是指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到了验证和测试阶段就大不如意了,即模型的泛化能力很差。

机器学习

欠拟合和过拟合一直是机器学习训练中的难题,在进行模型训练的时候往往要对这二者进行权衡,使得模型不仅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在验证集以及测试集上也要有出色的预测能力。下面对解决欠拟合和过拟合的一般方法作一总结,说明大致的处理方向,具体应用还得结合实际的任务、数据和算法模型等。

解决欠拟合(高偏差)的方法

1. 模型复杂化

•  对同一个算法复杂化。例如回归模型添加更多的高次项,增加决策树的深度,增加神经网络的隐藏层数和隐藏单元数等

•  弃用原来的算法,使用一个更加复杂的算法或模型。例如用神经网络来替代线性回归,用随机森林来代替决策树等

2. 增加更多的特征,使输入数据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

•  特征挖掘十分重要,尤其是具有强表达能力的特征,往往可以抵过大量的弱表达能力的特征

•  特征的数量往往并非重点,质量才是,总之强特最重要

•  能否挖掘出强特,还在于对数据本身以及具体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往往依赖于经验

3. 调整参数和超参数

•  超参数包括:
- 神经网络中:学习率、学习衰减率、隐藏层数、隐藏层的单元数、Adam优化算法中的β1和β2参数、batch_size数值等
- 其他算法中:随机森林的树数量,k-means中的cluster数,正则化参数λ等

4. 增加训练数据往往没有用

•  欠拟合本来就是模型的学习能力不足,增加再多的数据给它训练它也没能力学习好

5. 降低正则化约束

•  正则化约束是为了防止模型过拟合,如果模型压根不存在过拟合而是欠拟合了,那么就考虑是否降低正则化参数λ或者直接去除正则化项

解决过拟合(高方差)的方法

1. 增加训练数据数

•   发生过拟合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数据量太少而模型太复杂

•   过拟合是由于模型学习到了数据的一些噪声特征导致,增加训练数据的量能够减少噪声的影响,让模型更多地学习数据的一般特征

•   增加数据量有时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处理数据

•   利用现有数据进行扩充或许也是一个好办法。例如在图像识别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图片训练,可以把已有的图片进行旋转,拉伸,镜像,对称等,这样就可以把数据量扩大好几倍而不需要额外补充数据

•   注意保证训练数据的分布和测试数据的分布要保持一致,二者要是分布完全不同,那模型预测真可谓是对牛弹琴了

2. 使用正则化约束

•   在代价函数后面添加正则化项,可以避免训练出来的参数过大从而使模型过拟合。使用正则化缓解过拟合的手段广泛应用,不论是在线性回归还是在神经网络的梯度下降计算过程中,都应用到了正则化的方法。常用的正则化有l1正则和l2正则,具体使用哪个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l2正则应用比较多

3. 减少特征数

•   欠拟合需要增加特征数,那么过拟合自然就要减少特征数。去除那些非共性特征,可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4. 调整参数和超参数

•   不论什么情况,调参是必须的

5. 降低模型的复杂度

•   欠拟合要增加模型的复杂度,那么过拟合正好反过来

6. 使用Dropout

•   这一方法只适用于神经网络中,即按一定的比例去除隐藏层的神经单元,使神经网络的结构简单化

7. 提前结束训练

•   即early stopping,在模型迭代训练时候记录训练精度(或损失)和验证精度(或损失),倘若模型训练的效果不再提高,比如训练误差一直在降低但是验证误差却不再降低甚至上升,这时候便可以结束模型训练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