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在今天的全球数字时代,各国资本争夺的主战场早已不是传统商品市场,甚至也不是金融市场,而是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市场。只有占据了数字市场,才能有效控制和瓜分金融与商品市场。而数字货币则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各国央行竞相关注数字货币,可以说既是为应对区块链货币的竞争,更是为应对当今全球数字经济的竞争。
然而,各国央行意图发展、主导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想法看起来很美,实际上有着不可承受之重。
单笔交易能耗成本,比特币是VISA的74万倍!
众所周知,数字技术的一个好处是节省成本,也就是第一个边际增量可以近乎零成本,新型电商正是据此而“打劫”了传统商业。然而,笔者在《区块链大热中的冷思考》的一文中已然提出:区块链技术因为类似于全民公投的思维逻辑,无论大事小事,都要遍历所有节点,因此交易成本极高。
考虑到需要“人手一份”的存储机制,区块链其实是对存储资源和能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如果再加上为了取得所谓的共识,和挖矿消耗的巨大能源的生产成本,区块链的效率就更加低下,甚至于不堪重负。
譬如,自上线以来,比特币的信任最小化共识一直通过由其提出的工作证明算法来实现。这些进行“工作”的计算机正在消耗大量能源,其年度能源消耗统计结果汇总如下:
1、二氧化碳:34.73千吨。相当于丹麦全国1年的碳消耗:
2、电力消耗:73.12太瓦时(1太瓦时是10亿度电)。相当于奥地利全国1年的电力消耗量。
3、电子垃圾:10.74千吨。相当于卢森堡全国1年的电子垃圾总量。
4、单笔交易能耗统计:296.15千克二氧化碳;相当于74万368笔VISA 交易,或者观看 4万9358小时YouTube产生的碳消耗。
5、电力消耗:623.47千瓦时;相当于1个美国普通家庭21.07天内的耗电量。
6、电子垃圾:91.60 克;相当于1.41节二号电池或者1.99个高尔夫球的重量。
你能相信吗?单笔交易能耗成本,比特币竟然是VISA的74万倍!
原因当然是因为所谓的“单笔”是指两点之间的交易,但这个交易却必须被全部700万比特币活跃用户记录,所以是一次交易必须由700万个用户共同执行和确认,才能有效.能耗不是两台,而是700万台机器所消耗的,这就是机器信任的代价!
模型预计:矿工最终将把60%的收益用于支付电费。实际统计:截至2019年1月,矿工们在电费上的开销仍然高于 60%!
采矿成本外,区块链的“时间成本”也极高。仍以比特币为例。在使用比特币进行支付时,一般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1次支付确认,如果要保证支付交易的不可逆转,通常需要等待连续的6个数据块完全确认,但这至少需要1小时的确认时间。相比之下,银行网银支付,以及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通常都是秒级完成。
区块链的规模与效率成反比,与能耗成正比,这是它的致命伤!也因此注定了区块链货币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只能小试牛刀,却未能够大显身手,更不能代替目前的法币交易。
其实,对于有3500个注册用户和700万个活跃用户的比特币来说,应该远远没有碰到区块链效率瓶颈的天花板。但如果放大到用户数破千万或达到数千万时,比特币实际上根本就“用不起”!
说到底,如果不是那些太热衷于搞通胀经济的政府(典型如委内瑞拉、津巴布韦政府),比特币所代表的区块链货币本无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区块链是以效率劣势来换取信用优势,只因政府滥印钞票,法币出现信用劣势,才使得区块链货币有了生存发展的机会。
央行数字货币根本不可能是区块链货币
即便如此,区块链本身的技术思维仍将限制它自身的运用和发展,而意图代替传统货币的央行数字货币如是区块链技术或难以前行。
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央行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其实这是不太可能的。用区块链技术无法开展大规模的数字货币应用,或者央行所谓的数字货币根本就不可能是区块链的货币。目前区块链加密货币只有比特币、以太币等,连Libra都是半区块链的,央行大规模推出区块链货币根本不具备能源支撑的基础。
原因之一,就在于能源消耗无法支撑!目前全球年货币交易额是2000万亿美元,比特币的交易额是24万亿美元,而比特币消耗了73太瓦时的电力,假设全球的货币交易也用区块链来搞,全球仅货币交易所需要的电力就将高达近9000亿太瓦时,而中国目前的年发电量才不过6000太瓦时。此外还有资产交易和大宗商品交易,还有日常消费的零售商品交易,目前仅微支付上的年均交易额就已经高达35万亿人民币了,所以如果用区块链来做央行法币,能耗和效率都会很快顶到天花板,对中国而言,不是福音而是灾难(王建,2019)。
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想象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区块链货币吗?
所以,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北京指出: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在当前的技术应用,更适用于交易量不太大的环节,所以选择了两个系统做试点:一个是票据交易,一个是贸易融资。
前者是因为交易对手方相互了解、相互负责,监管方面没有太多的任务和责任;后者是因为换手频率相对低。周小川还指出:目前第三方支付更多是以电子支付的形式,还不是以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技术。
央行科技司原司长陈静先生曾主持开发央行征信系统,目前这个信用综合数据库,有几千万企业和超过六亿个人的信用数据。有人问他是否可以在系统中考虑采用区块链技术。他坦率地指出:区块链的弱点就是,链上的节点很多,在交易很频繁的情况下效率很低,成本也高。
1990年代时,还没有区块链。即便是今天来建设央行征信系统,估计也不会用区块链技术。道理很简单,如果用区块链技术,几千万企业和六亿人都在链内,有什么必要把一个人的信用数据发给另外六亿人?六亿个网点都要建立庞大的处理和存储的架构,去处理跟自己毫不相干的另外六亿个网点的信息?
因此,区块链货币的巨大成本决定了所谓的央行数字货币,所替代的其实只能是“纸”而非“币”,也就是更多是一种电子货币,而不是全新的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算是真正的数字货币,而央行所谓的数字货币其实是电子代币,是和微信支付宝没有太大区别的“电子代币”,代替的是现金作支付手段使用。
比特币可能遭遇巨大“沉没成本”
除上面的成本分析外,区块链技术的优势还将在更新的技术面前面临挑战,从而可能面临“创造性毁灭”所带来的巨大“沉没成本”。经济学上所谓的“沉没成本”,是指原有投资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能被收回的结果。
2019年11月,谷歌高调宣布了已成功演示“量子霸权”:一个包含53个有效量子比特的处理器“西克莫”,用200秒完成了传统超级计算机Summit需1万年解决的问题。加密货币的带头大哥比特币,一夜之间闻风跌去1000多美元/枚。
这是因为:以密码学为框架、以算法为基础的加密货币,面对计算能力指数级增长的量子计算,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全球虚拟货币已是万亿美元的庞大财富,却在量子计算的初啼面前风雨飘摇,如果再考虑到未来人工智能的日新月异,区块链货币头上的乌云是何等浓重呢?
正在北京参加会议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却对外表示:各国央行没有必要发行数字货币,它们提供的应该是主权信用。姜,还是老的辣啊!
责任编辑:ct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