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信息流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IDC看法:中国互联网信息流市场研究,2019》报告于今日正式对外发布,是IDC在信息流领域的首例研究报告。本报告对中国互联网信息流市场做了系统梳理,对市场发展环境、产业链构成、典型信息流产品、未来展望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从内容、技术、生态合作等方面为相关服务商提供建议。

  IDC将信息流定义为持续更新并向用户主动展示内容的互联网内容分发模式。信息流市场则是指企业基于信息流业务获得的商业化收入的总和。目前,广告是互联网企业信息流产品最主要的变现模式,因此,本报告所称的信息流市场规模约等于信息流广告市场规模,不再做进一步区分。

  中国信息流市场相关数据:

  2018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564.7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增长到99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1.9%。

  信息流广告在互联网广告整体市场中的占比将迅速提升,从2018年的29.3%增长到2023年的39.3%,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8.6%,较行业整体水平高6.7个百分点。

  中国信息流市场发展的三个影响因素:

  政策规范:从国务院颁发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到国家版权局印发的《版权工作“十三五”规划》,各大主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进行全面监管,为规范互联网广告市场、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互联网信息流内容和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短期内面临合规成本增加的问题,这将导致部分不符合暂行办法的广告主流失。但从长期来看,强监管局面将有助于明确市场参与者的权利义务,保障行业规范化发展。

  用户基础: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互联网与个人生活的全面融合,截至2019年6月,中国消费类互联网应用已经覆盖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网络世界,为生活方式带来了全面数字化。

  技术创新:信息流广告利用智能推荐算法,已经对传统的互联网内容分发模式产生了冲击,较传统互联网广告用户匹配能力更强,是一种更精确有效的广告形态,更受广告主青睐。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推荐技术日益成熟,已经形成了业界较为通用的技术范式。未来,随着视觉、语音、语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分发技术的智能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成为信息流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总体来看,中国互联网信息流市场经历了萌芽期和快速发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从“传播内容”的角度,可以将信息流产业链进一步划分为两条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关联的产业链——“内容链”和“广告链”。其中,信息流媒介是内容链和广告链的共同节点,也是用户和内容流量最集中的地方,在当前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典型的信息流媒介产品包括:

  *综合信息分发平台:以百度、今日头条、腾讯看点为代表的综合信息分发平台是目前中国互联网信息流市场上最主要的产品形态。

  *新闻资讯类平台:以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为代表的新闻资讯类App也是中国信息流市场上的主要产品类型,通常由传统门户网站的移动端产品融入推荐算法转型而来。

  *社交媒体类平台:以微博、知乎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及垂直社区同样在大量应用信息流分发模式,强大的内容生态与粉丝运营为此类产品的发展助力。

  IDC中国互联网行业研究经理薛宇表示:“信息流正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最重要的内容分发模式,将在5G时代迅速扩展到所有的互联网产品形态,并向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平台迁移。下一阶段的竞争将成为内容、技术、生态力量的综合比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