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企业面对生死考验该如何突围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拆分重组、合资并购、关闭工厂等新闻屡见不鲜,而这些无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活下去。

2019年,注定是个令人难安的一年。

不同于年初各汽车巨头企业对今年车市的看好,在其各自今年陆续发布的各季度中,持续下滑早已成行业的主旋律。随之,降本增效成为了企业自救的第一步,而裁员便是其中最令人痛心的关键举措,且在今年成为了产业上下共同的操作。

可是,裁员的下一步是什么?是抱团取暖还是进一步的断臂求生?

这,是一场生死突围战

如今,中美经济摩擦、排放压力倍增、中国相关政策集中下放等等如雪花般落下,又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一“冷空气”,迅速冰封。就数据来看,近十数月以来,全球车市一步步走向低谷,甚至仍未见一次暖意。

今年7月,博世首席财务官StefanAsenkerschbaumer曾表示,该公司修正了对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的预估,预计今年将下滑5%,跌幅超过之前预估的3%。且他认为,未来三年汽车生产也将停滞不前。

而就盖世汽车日前所整理的部分国际主流零部件头部企业今年三季度或上半财年的业绩情况来看,尽管新一季度业绩稍有回升,但众多企业仍坚持下调全年收入预期。

关于未来车市走势是停滞不前还是每况愈下谁都无法断言,于是强大如博世,也不得不下调产量预期、部分裁员,甚至于关闭部分工厂。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寻求突围之路,关于拆分重组、合资并购、关闭工厂等新闻屡见不鲜,而这些无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活下去。

就近日来看,宏发收购海拉继电器业务、欧司朗同意出售艾迈斯、日立制作所(HitachiLtd)旗下的日立汽车系统将与本田汽车旗下三家供应商在日本组建新的合资公司,再往前看,零部件头部企业中包括但不限于博世、大陆、固特异、曼胡默尔、舍弗勒、马勒、巴斯夫、博泽以及蒂森克虏伯等企业先后发布了自己的裁员计划,而这背后行业潜在失业人数更是不计其数。

这让众人开始明白,想要成功突围必须要有所动作。

但,不是动了就能活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向电动化及智能化转型,全球经济萎靡当下,通过抢占新兴市场份额,提升更大增量空间以实现成功突围,越来越多零部件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支出。

今年10月,由日本瑞穗证券提供的消息显示,为能够跟上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到2022年3月,电装、爱信精机及丰田工业在内的日本排名前16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总研发支出将较10年前翻番,达到1万亿日元(约合644亿元人民币),支出方向包括自动驾驶雷达及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等。

而值得深思的是,这一机构同期表示,研发领域的巨额投入,并不能保障这类零部件企业能够在未来10年里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

这意味着,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当下,是否加大研发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他们同样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走在时代转折点的巨头们,在面对新兴业务和板块抉择时,不得不如履薄冰地反复试探和摸索着。

大陆集团在其2019上半年财报中就曾透露,其将不再考虑涉足固态电池生产领域,这意味着此前的投入付之东流。原因在于,目前动力电池市场已被松下、LG、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等企业所垄断,作为后来者很难再基于这一技术形成强而有力的商业模式。无独有偶,博世、采埃孚等企业也在此前放弃了这类计划,理由是风险太大。

谁也无法保证研发方向的精准,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容得企业研发不断地试错,而这并不只发生在大陆集团,曾经风光的传统零部件巨头们都面临着相同困境。

新兴领域难以融入,传统业务盈利持续下滑,焦虑正蔓延至汽车产业的角角落落。

那,该如何活下去?

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正在倒下,或等待被收购,或以破产落幕。

不过,于德国照明集团欧司朗而言,被收购或许更似一个全新的开始。今年2月,在发布第六封盈利下滑预警之后,欧司朗决定对外出售,且在11月12日同意奥地利半导体公司艾迈斯所提出的收购提案。

赢得欧司朗管理层“芳心”的关键因素便是,艾迈斯提出一旦收购成功,欧司朗总部所在地慕尼黑将成为集团全球联合总部,并维持其现有公司名称及品牌不变,且在2022年前,欧司朗的员工将享有裁员保护。

这也就是说,百年欧司朗无论如何依然能够存续。同时,欧司朗的光电基础结合艾迈斯于半导体领域的功底,也将助力双方快速向高科技光电企业转型,从而实现共赢。

这是欧司朗选择活下去的方式,而日立汽车系统则有着不同的选择。

10月末,日立汽车系统宣布将与本田汽车旗下三家零部件企业,即日本京滨(KeihinCorp)、日本昭和(ShowaCorp)、日信工业(NissinKogyoCo)在日本组建新的合资公司,新的公司销售额有望达到1.7万亿日元(约合1095亿元人民币),有望成为仅次于电装和爱信精机的日本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企业。

集结原先四家公司的技术优势,拥有电子、电控单元和刹车系统等多项前沿尖端技术,发挥规模优势,用更低的成本、更前沿的技术服务世界各地的顾客,并开发实现自动驾驶不可缺少的外界感知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系统。

无论是通过并购实现快速转型,还是通过抱团取暖共同进退,都是不同企业为活下去所做出的不同选择,且都将可能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从而给相关领域企业带来压力。

于是,众多业务广泛的零部件巨头选择剥离获利较低的业务,因为他们相信,分拆之后更加专精的业务会受到投资者和行业客户更多青睐,且更利于垄断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德尔福、江森自控、奥托立夫、霍尼韦尔、吉凯恩和佛吉亚都见证了这样的“拆分”。大陆集团也在去年正式宣布进行结构性改革,并在今年1月完成动力总成事业群拆分,更名为VitescoTechnologies,未来还将致力于推动这一新公司的IPO项目。

但即便如此,这场生死突围战中,每一位玩家都难言轻松。

行业洗牌正在加速,留给各企业的时间正在缩水,面对产业变革的逼近,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谁也无法保证。而未来又会是怎样,或许只有到了才会知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