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推送会话的建立方法的优点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华为该项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节省了网络资源,也防止了现有技术中客户端会连续接收到推送会话请求消息的不良体验。

推送会话的建立是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现有的推送会话的建立方法是通过在会话初始请求消息SIR中添加用户识别标识(User ID)来请求对应的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User ID是公用识别标识,可以绑定多个客户端,这时SIR消息将会发送给User ID对应的所有客户端,所有客户端都会接收一条推送请求消息,或者向服务器返回在SIR消息中请求的信息。这不仅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还会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因为有的客户端可能并不希望接受服务器发送的推送请求。

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推送会话的建立方法、推送系统和相关设备,解决了现有推送会话建立方法存在的问题,节省了网络资源,消除了不良的用户体验。

华为

图1

图1所示为推送会话的建立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如果用来标识客户端的公共用户身份标识绑定了多个客户端,需要建立会话连接时,服务器会将查询到的特定客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添加到SIR消息中路由到客户端,这样只有需要激活的客户端接收SIR消息,并与服务器建立基于SIP协议的推送会话连接,接收服务器的推送请求消息。和现有技术相比,该专利技术节省了网络资源,也可以避免多个客户端反复接收相同消息,从而避免因接收多条相同的消息而影响其他业务的正常接收。

华为

图2

图2所示为该专利提供的一种推送系统。服务器100用于获得客户端200的设备标识信息,将客户端200的设备标识信息添加到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中并发送给客户端200,请求客户端200向服务器100建立推送会话连接。

客户端200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100发送的会话初始协议消息,和服务器建立推送会话连接。

在该系统中,服务器发送的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中还包括设备标识信息,客户端会将设备标识信息与自身信息进行匹配,若相符合,则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推送会话连接。

华为

图3

图3为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消息获得单元10用于获得客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

消息添加单元11,用于将消息获得单元10获得的客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添加到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中。

请求发送单元12,用于将会话初始请求消息发送给对应客户端,请求客户端向与之对应的服务器建立推送会话连接。

该专利还给出了另外一种服务器,结构如图4所示,与图3所示服务器相比,该服务器增加了标识判断单元13、消息封装单元14和标识添加单元15。

华为

图4

标识判断单元13,用于判断所述客户端的User ID是否绑定了除所述客户端之外的其它客户端,若是,则通知信息获得单元10获得所述客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这样在User ID只标识了一个客户端时,可以不需要获得客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简化了推送会话连接建立中的信息处理。

消息封装单元14,用于封装会话初始请求消息。

标识添加单元15,用于将标识客户端的公共身份标识添加到所述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中。

该专利给出了两种客户端,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5、图6所示。

华为

图5

请求单元21,用于接收会话初始请求消息。

若请求接收单元21接收的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中包含用户公共身份标识(User ID),判断单元22会根据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与自身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和服务器建立推送会话连接。该发明中,只有需要接收推送消息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会建立连接,节省了网络资源。

图6为另外一种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与图5所示客户端相比,细化了判断连接单元22,并增加了回应单元23和应用激活单元24。

华为

图6

上图所示客户端的判断连接单元22包括匹配单元220和连接单元221。接收单元21接收的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中包含设备标识信息时,比较单元220将此设备标识信息与自身的信息进行匹配;当前述信息匹配成功时,连接单元221和服务器建立推送会话连接。

当请求单元21接收的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中包含应用信息时,应用激活单元24激活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

回应单元23是在连接单元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向服务器进行返回信息或发送消息。

可见,如果用来标识客户端的公共用户身份标识绑定了多个客户端,且只需要与其中特定的客户端建立推送会话连接,本发明的方法是服务器将客户端的设备标识信息添加到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中,路由到客户端;或者服务器将会话初始请求消息赋给所有客户端,由客户端来判断是否需要建立推送会话连接。和现有技术相比,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节省了网络资源,也防止了现有技术中客户端会连续接收到推送会话请求消息的不良体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