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交通与生活关系之密切,似乎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伊始。苏美尔人发明了“轮”,这件至今仍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工具,让这一民族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留下了至关重要的一笔。当人类受生理极限所限无法逃离野兽的猎杀范围时,车轮可以帮助他们去往更加安全的地方。
我们的生活质量与地理位置息息相关。生活在物产贫瘠之地,往往就意味着饥饿。而交通系统却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减缓生产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因此就构成了我们千百年以来的认知:交通越发达,生产资源的传递也会越高效。
但随着交通设施建设的愈发完善,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告诉了我们,对于交通的考量很多时候不仅仅是静态道路,还有动态的信息,如能否即时获知道路拥堵情况、获取位置信息、道路信息等等。像是O2O的蓬勃发展,就是建立在信息高效传递的前提之上。我们似乎可以感知到,在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道路上,会有一样和车轮一样重要的工具出现。
至于这项工具究竟是什么,最近在北京召开的2019百度地图生态大会给了我们一种答案。
经由过去几千年的发展,“轮”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阈值,不论橡胶的还是钢铁的,不论与哪种动力系统相结合,所达成的成果已经显而易见。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很难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变来提升交通效率。但数字技术仍然可以,地图产品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通过地图导航,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去往目的地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这一切同样也是对交通效率的巨大提高。一个最典型的情景是,今天当我们选择在北美公路自驾时,虽然这些道路布设的非常完善,但驾驶者仍然会感到“不便”,就是因为由于网络信号问题,一些路段无法在线使用地图导航。
指明道路,还只是地图产品最基本的技能。像百度地图这样由技术驱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还可以给人们的日常交通带来更多便利。像是利用强大的语音交互能力打造的智能语音助手,驾驶者不再需要转移注意力就能实现与地图产品的交互。又或者是步行AR导航功能,让使用者更加清晰地找到行进的方向。以及通过大数据和AI计算预测车流情况,让用户减少堵在路上的时间。这一切都意味着,交通效率的提升,已经从依赖物理世界的技术进化到了依赖AI技术。
意识到了这种变化之后,我们可以再来重新审视地图产品。
我们可以看看百度地图在生态大会上展示的一组数据:目前百度地图已经实现了日均位置服务请求超1200亿次、日均轨迹里程20亿公里、POI全球覆盖总数达1.5亿、智能语音助手累计用户数破3亿、道路里程覆盖940万公里、全景图片13亿张等数据能力。可见搭载在每个人手机中的地图产品,已经成为了物理世界的数字映射。它可以告诉我们建筑、道路、车辆的位置,并且做出实时的更新。同时地图产品还拥有对物理世界进行驱动的能力,通过计算指挥车流与人群在道路上行进。
如此看来,地图产品其实就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虫洞,在两个世界之间互相传递信息。
苏美尔人发明的车轮不断带领人类走向资源更丰富的地方,而今天在两个世界间打开虫洞的地图产品,能否通过对交通的改造,来撬动现实世界的运行效率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这时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到百度地图这款产品之上。百度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AI领头羊,给予了旗下产品全面的AI技术支撑。这时百度地图的存在,就可以更好地帮助百度将AI能力输出到物理世界。
我们以下几个常见的场景为例:
例如在AI驱动下提升个人生活的便利。AI改变个人生活体验,已经成为了AI最基础的能力。通过后台AI计算帮助用户更好的规划路线躲避拥堵,利用AI交互能力让地图变成智能语音助手,让用户只需简单对话就能满足需求。通过百度地图这一窗口,不断减少用户可能浪费在交通上的时间和资源,个人生活的效率也因此得以提升。
进一步的,就是AI对于出行的改变。当地图产品搭载在足够多的终端时,地图本身就成为了一个出行需求的指挥中台。通过AI对过往数据进行挖掘,预测拥堵情况指引用户避开拥挤路段;或者在预测到出行需求高度集中时,通过导航功能引导用户选择公共交通。不仅让出行变得更加高效,也能减少交通带来的排放污染。
最后还有AI对于整个场景的改变。交通无处不在,我们从一个目的地赶赴另一个目的地时,往往带着目标与需求。AI能够赋能的不仅仅是“出行者”、“出行道路”,还有“目的地”。例如通过出行数据帮助停车场计算人流量,又或者是通过AR步行导航帮助景区建立内部导航路线。正因为交通无处不在,也使得AI无处不在。
出行者、出行道路加上目的地,形成了由点到线,再到场景的全面笼罩。让智慧降临世界,这样庞大的工作,显然不能由百度地图独自完成。
如果对百度近年以来的动作有所关注,一定知道“生态开放”是百度的主旋律。从技术API接口到开发平台,再到AutoML式的简便开发工具。百度在技术开放上已经累积了足够的经验,建立了针对不同开发者的逐层开放逻辑。在2019百度地图生态大会上,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智能化位置服务平台的百度地图,也公布了自己的开放生态策略。
地图产品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前文提到的海量出行数据,就由百度地图与应用百度地图API的开发者一同创造。但如今百度地图选择把底层技术架构进一步打通,除了为开发者提供位置信息和导航外,开放出智能定位、路线规划、导航、路况、地图影像服务、轨迹服务、位置搜索服务、智能小程序八大类应用能力。并且在这些能力之上,推出智能交通、共享出行、快递物流等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
百度地图此举,显然改变了很多依托于出行需求的产业现状。尤其物流、共享出行等等行业,它们不再需要自己累积数据研发技术,只需直接通过百度地图利用起技术带来的红利。
就拿新能源充电桩来说,百度地图整合覆盖了全国约95%充电桩数据,其背后的智能云计算能力可以通过来往车流计算出站点的使用频率,帮助新能源站点提升运营能效,进一步完善充电服务闭环,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除此之外,百度地图的生态开放还加速了交通出行与多种产业生态的融合。以智能小程序作为连接点,智能小程序具备的支付、工具、内容等等功能,可以和出行场景无缝衔接。例如在百度地图上规划好行程后,票务、酒店小程序可以直接连接用户进行购票和酒店预订。又比如遇到跨城出行时,自动接入天气智能小程序提醒用户气候变化。这种融合模式既方便了用户,同时也加速流量输入,激活各个产业。
百度地图累积下来的海量数据、百度大脑的AI能力、百度智能云的存储与计算能力、智能小程序的丰富生态与高效部署……在开放生态之下,这一切都可以更高效地触达现实世界。
除了对于产业能效的直接提升外,百度地图还在生态大会上做出了另一个意义深远的举动。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交通强国这一概念,并要求交通科技领域强化前沿科技研发、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以及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在生态大会上,百度地图面向交通行业发起并成立“智能交通联合实验室”作为创新平台,通过数据开放合作的形式推动联合创新,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在实验室的合作伙伴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所属交通部、公安部、建设部等等部门的顶级研究机构,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等一系列高校的名字。第一批合作伙伴就如此权威,可见业界对于智能交通联合实验室高度重视。
原来百度地图的生态开放不仅仅要改变当下,还要通过自身的数据与技术输出支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更好地探究自动驾驶、高精地图应用等等与未来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可见百度地图的生态开放不仅激活了产业,也激活了未来。
交通改变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止,并且在今天加紧了步伐。
回想起苏美尔人的车轮为什么能够流传于世,其实也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因为车轮原理简单,混沌初开的苏美尔人又毫无版权意识。这种制式我可以使用,你也可以使用,反而让无数人对车轮进行了创造与加工,使其发挥出无限价值。
今天的百度地图,其实也和造车轮的苏美尔人一样。将技术整合成最简单的形态,开放给整个世界,这个世界反而会让技术最大限度地焕发生机。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