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最新寻向功能强化基于位置服务的蓝牙应用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2019年物联网开发者大会于北京召开。蓝牙技术联盟开发者关系经理任凯先生在当天下午的“工业物联网分论坛”上亮相,为参会者带来了精彩主题演讲”蓝牙最新寻向功能强化基于位置服务的蓝牙应用”。

今年已经是凯兄出席物联网开发者大会的第五年。大家还记得去年的物联网开发者大会吗?当时正值蓝牙mesh发布一周年,凯兄在大会上第一时间向大家分享了不同场景的mesh应用,并在演讲中透露蓝牙技术联盟即将发布下一版本核心规格。今年年初,蓝牙核心规格5.1正式发布,新增的 “寻向功能” 全面提升了蓝牙位置服务性能。如今正值岁末,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蓝牙寻向功能的解决方案、应用场景种类,以及市场认可度都在不断提升,看看凯兄在本次大会上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技术要点和最新资讯吧!

首先,凯兄带领大家回顾了蓝牙技术一路走来的发展成果。蓝牙技术联盟成立于1998年,到现在已有21年。这21年来蓝牙技术发展迅速,从传统蓝牙BR/EDR用于“点对点”的音频传输,例如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车载蓝牙;到2010年推出的低功耗蓝牙开启了三大垂直领域的应用——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广播形式的位置服务以及颠覆照明、控制、监控和自动化系统的基于蓝牙mesh的设备网络。

而今年全新“寻向功能”的引入有望为基于位置服务的蓝牙解决方案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这一功能可帮助设备明确蓝牙信号的方向,实现厘米级位置精度的蓝牙定位系统。据ABI Research的报告分析,到2023年,蓝牙位置服务的年出货量将达到4.31亿,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蓝牙解决方案领域。

凯兄提到,多年来,蓝牙技术一直被用于支持各种位置服务,例如地标(PoI)信息和物品追踪等接近解决方案以及支持实时定位系统 (RTLS)和室内定位系统(IPS)的定位系统等。蓝牙设备中的 Find Me 配置文件能够帮助用户找到带有特定蓝牙标签的丢失物品,接近类配置文件(Proximity Profile)可以帮助用户保管身边的重要物品,并且在与其距离较远时找到物品。而蓝牙Beacon是一项非常成功的蓝牙技术应用。它被用于各类情景,为机场、画廊、火车站、体育场、零售店等场所提供定位和接近类服务。

尽管蓝牙位置服务目前已取得显著成功,但市场上需要具有更出色性能的解决方案,且部分实时定位服务(RTLS)要求厘米级的位置精度,于是蓝牙寻向功能就应运而生。那么蓝牙寻向功能是如何强化基于位置服务的蓝牙应用,并把精度提升到厘米级的呢?凯兄介绍了一下几个重要的基本知识点。

“无线电寻向”是指识别所收到的信号的发射方向,也正是蓝牙寻向功能所使用的技术。自二十世纪初,无线电寻向就已被用于各种系统之中,为航空和航海导航、野外追踪等提供支持。

蓝牙位置服务目前使用接收信号强度(RSSI)测量来估算两台设备之间的距离,而实时定位系统(RTLS)和室内定位系统(IPS)解决方案通过估算的距离与三边测量法确定设备的位置。现在,通过寻向功能,这些设备也可以利用另一台设备的方向信息,而且实时定位系统和室内定位系统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三角测量法提高位置的精度。

寻向功能自今年一月发布到现在,其在方案验证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会员厂商已经有了经验证的基于AoA、AoD的蓝牙芯片及开发板、天线整列开发板和天线阵列参考设计。蓝牙寻向功能作为一系列开发进展中的最新成果之一,将在重要的接近类解决方案和定位应用中发挥极大优势。

此外,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蓝牙寻向功能的应用,凯兄现场介绍了几个寻向功能常见的应用场景。

首先是高精度物品与资产追踪。例如在有着多层货架的工厂仓库,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基于AoA、AoD方法的蓝牙寻向功能,通过搭设蓝牙链路来快速确定货架上的货物种类、数量以及准确的位置,使物流仓储实现全方位的资产、人员、物体、设备追踪。

此外,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解决方案也是常见应用领域。上海市人民广场地铁站是一个四条线路交汇的枢纽,拥有超过20个出口,每天的人流量极其庞大,可问题是市民手机里常用的GPS在室外开阔地带虽表现良好,但室内定位依然存在信号问题,而蓝牙寻向技术的存在就可为消费者解决这最后二百米的室内定位问题。其通过AoA、AoD寻向方法能够更准确地确定用户在机场、酒店、地铁站等复杂室内环境内的位置,因此可以创建更可靠、对用户更友好的室内导航系统以及更精确的接近类解决方案。

最后,凯兄提到,蓝牙寻向功能的增加有望激发很多创新应用,例如真正的汽车免钥进入。凯兄表示,现在市面上的解决方案基本是将信号天线部设在两侧车门和后备箱,用户需要持有专门的钥匙扣才能让汽车开锁,而如今蓝牙寻向功能是基于AoA、AoD信号强度寻向方法,可将定位器布设在车载蓝牙上,用户只需通过手机即可实现车门自动打开;门禁系统也是同理,蓝牙寻向功能可通过角度判断符合条件的人员是否已经接近大门从而自动开合,实现真正的“免钥进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