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前景可期,核心技术是发展关键

机器人

532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安防展览网)

由于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20世纪后半叶诞生的水下机器人,在机器人学领域属于服务机器人中的特种机器人类别。根据作业载体上有无操作人员,水下机器人可分为载人和无人两大类,其中无人类又包含遥控、自主和混合三种作业模式,对应的水下机器人分别称为无人遥控水下机器人、无人自主水下机器人和无人混合水下机器人。

起初,水下机器人是被用于军事、科考等领域,配备声呐系统、摄像机、照明灯和机械臂等装置,可以完成实时视频传输、声呐图像绘制,抓起重物等各种专业操作。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后,水下机器人已在安全搜救、管道检查、船体检修、能源产业探测、渔业养殖、考古、探险、娱乐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民用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80.65亿元,其中资源勘查类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41.5亿元,市场占比为41.59%;安全监测类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分为194.3亿元,市场占比为33.45%;搜索救援类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8.3亿元,市场份额为11.75%。

不难发现,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需求很大,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资本市场也竞相入局这个新领域,一些水下机器人企业相继获得大额投资。业内人士指出,资本的关注,必将使水下机器人玩家的壮大以及产品的迭代带来更多的机会。

不过,水下机器人运行的环境复杂,涉及到的专业学科多达几十种,技术挑战更为突出,具体体现在:水下机器人内部有众多电子元器件,要解决设备的密封性问题;各种水声传感器普遍存在精度较差、跳变频繁的缺点;要解决设备在水下的平衡能力;水下折射率和陆上不一样,防水要求不同,相机要重新设计;水下有压强,有盐碱性对器件的腐蚀……此外,在水下对摄像头、无线通讯等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内围绕水下机器人的创业公司须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

水下机器人是一种技术密集性高、系统性强的工程,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水下机器人会向着体积更小、兼容性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的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维修保障成本较高,故而加快国产化进程,争取大规模量产,降低普及应用成本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