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位MCU势头强劲 本土厂商加速追赶

描述

MCU是电子产品的心脏,是嵌入式应用市场的核心元器件,自从1971年intel研发出第一个4位4004芯片以来,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史了。从工业控制、民用家电、汽车电子到无线网络及物联网应用,几乎每个场景都有MCU的身影。

2023年382亿市场规模 32位势头强劲

在MCU全球市场中,今年上半年,受到全球电子系统整体疲软、汽车销售放缓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MCU整体市场规模有所下滑;年中以来,市场出现稳定迹象,预计2020年出现适度反弹。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3年全球MCU销售额将达到213亿美元,出货量预计为382亿。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最大的需求市场,我国MCU市场规模持续提升,预计2020年将达到500亿元,特别是在智能化需求提升以及IoT等新兴应用迸发的带动下,未来几年国内MCU将依然保持增势。
图:全球MCU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IC Insights
除市场规模外,在性能和成本道路上,MCU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从4位、8位、16位、32位,甚至是东芝推出的64位,产品性能不断得到提升。从市场份额来看,8位MCU依然是市场主力,特别是在价格敏感度高、应用较为简单或者强力追求低功耗的领域,8位MCU仍是最佳选择。但更多应用可能性、更高处理效能、价格走低的32位MCU市场需求逐渐扩大,预计2020年市场占有率将超过60%。随着应用场景对技术要求的提高,低成本、低功耗、高稳定性、高集成度将是未来MCU的发展方向,预计32位的发展势头会越发强劲。

多元应用场景 激发更多创新点

MCU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是信息产业和工业控制的基础。物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兴起、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的升级需求,都给MCU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应用场景和增长机会。
在物联网领域,MCU作为核心组件,其价值占到终端模组的35%-45%。根据Techno Systems Research数据,预计2022年使用Wi-Fi和蓝牙技术连接的物联网设备总计将达到110.36亿台,物联网节点将数以亿万计。随着需求市场的快速发展,高集成度MCU,例如将通信与主控功能进行集成的Wi-Fi MCU等产品将成为未来的应用趋势。此外,物联网场景对MCU的安全性、连接能力、功耗、算力等综合性能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电机控制领域,MCU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电机运行速度、控制性、抗干扰性,还能达到节能减耗、丰富功能的目的。例如,基于MCU的BLDC电机系统具有高转矩-惯量比、低噪声、更好的热效率等等优势。同时,市场需求也在推动产品创新,例如,一核实现电机控制,一核利用AI算法动态调整电机参数的双核MCU等新产品也将不断涌现。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智能产品不断深入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MCU的应用场景将会不断拓展,而这对MCU的性能、速度、安全、多接口、兼容各种协议以及解决设计复杂度等方面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内厂商加速追赶 部分领域实现突围

从MCU芯片厂商来看,全球市场主要由ST、NXP、Renesas等领先企业占据,由于具有覆盖不同应用和功能的完整的MCU产品线,以及加快并购步伐,这些国外厂商已然占到了近90%的市场份额。
我国本土MCU企业在高端产品布局、芯片产值、业务规模等方面与国外巨头仍有较大差距,有超60%出货量仍是8位MCU。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ARM内核授权带来的便利性,目前,国内厂商逐渐完成中低端MCU的国产化,在中高端32位MCU也已经有所布局。特别是在性价比、本土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已经实现突围,例如乐鑫科技的Wi-Fi MCU、中颖电子电磁炉控制芯片等等,再如兆易创新、国民技术、灵动微电子等多家企业已推出32位MCU芯片。
表:部分本土MCU厂商

前路漫漫 任重道远

目前,在消费电子、智能仪表等中低端应用领域国内厂商发展迅速,但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市场仍被国外厂商垄断。由于MCU研发设计架构、指令集选择、内部结构设计、工艺改进等诸多方面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因此国内厂商的“追赶”仍需时间、资金、人才的积累。
短期来看,通过切入国外MCU成熟生态体系,凭借成本和服务优势或专攻某一细分领域,有助于迅速打开市场;长期来看,自建生态系统、积累自有IP、深入应用场景、不断优化解决方案是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经之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