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12月26日上午,由青岛市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19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副市长耿涛出席活动并致辞。
据悉,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以“推动技术融合应用 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由崂山区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管委会、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共同承办。大会设置了1个主论坛、2个分论坛,吸引了行业主管部门代表、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共计800余人参会。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铭、中央军委办公厅原保密局局长刘怀彦、中国电子商会自主可控技术委员会理事长冯燕春,以及来自浪潮、百度、京东等企业的区块链负责人围绕技术与产业创新趋势展开深度探讨。
大会现场,崂山区发布了《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赛迪(青岛)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城市区块链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等研究成果,并成立中国电子认证服务产业联盟区块链产业应用研究院。
大会上,《2019中国城市区块链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对外发布。评估结果显示,青岛的区块链发展水平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7位,与去年此项评估相比上升一位,区块链产业基础位居全国“第一阵营”。
此次报告是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崂山区政府和中国区块链生态联盟的指导下,由赛迪智库网络安全研究所、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和互链脉搏联合发布。在综合考虑城市分布、行政地位、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和数据可获得性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全国45座区块链产业发展较活跃、科技较领先、经济有潜力的重点城市进行评估。在评估指标体系上,基于政策环境、人才培养、产业基础和资本支持四个维度,综合评估城市的区块链政策、研究机构、学科建设、人才供给、应用落地、企业资源、载体建设、政府基金支持力度和投融资情况等具体指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城市发展区块链产业的整体水平。
青岛区块链整体水平全国第七
从总体指数来看,青岛区块链发展水平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7位,与去年此项评估结果相比上升一位,属于“第二梯队”。其中,“第一梯队”由北京、深圳、杭州、上海、广州5座城市构成,该梯队各城市总指数得分均超过80分,其中仅有北京总得分超过100分,其余4座城市之间差距较小,基本处于齐头并进;第二梯队由重庆、青岛、南京、成都、贵阳、长沙、海口共7座城市组成,该梯队中各城市总指数得分处于60-80分之间。
“从整体情况看,各地发展水平具有阶梯特征,但整体差距比2018年有所缩小。沿海发达地区重点城市依靠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先天优势在评估中处于领先位置,引领全国区块链产业发展,中西部省会城市也在逐步发力。”赛迪(青岛)研究院院长刘权说。
报告显示,从全国范围看,区块链产业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湘黔渝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区块链聚集区。聚集区向周边地区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加速汇集。
四大区块链聚集区各具特点,其中,
青岛所属的环渤海聚集区科研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人才丰富;
长江三角洲聚集区经济发达、基础雄厚、与国际接轨;
湘黔渝聚集区政府高度重视、政策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珠江三角洲聚集区创新创业活跃、产业基础好。
青岛区块链产业基础扎实
从分项指数评估来看,青岛区块链在产业基础指数方面,与北京、深圳、杭州、广州、上海、重庆同属全国“第一阵营”;南京、成都等13座城市则位于“第二阵营”。两个“阵营”之间存在巨大断层,前者产业基础明显要优于后者,说明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第一阵营的地区自身经济较为发达,教育资源雄厚,持续吸引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表现出明显的虹吸效应和头部效应。”刘权在分析断层原因时表示。
从报告结果来看,城市的区块链产业基础与人才培养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在区块链人才培养指数方面,排名前5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和深圳。其中,北京的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区块链教育课程或成立校企实验室,推动高校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为区块链行业提供应用型人才;上海凭借科研实力和高校资源优势紧随其后,复旦、交大、同济、上财均开设区块链人才课程。
青岛近年来积极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设立了市北区区块链产业研究院、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伯克利大学区块链协同创新实验室、天民(青岛)国际沙盒研究院,持续培养研究型人才。
青岛是区块链“政策友好型城市”
资本和政策是支撑区块链产业生态的另外两大因素。报告显示,在区块链政策环境方面,排名前8位城市分别是重庆、贵阳、佛山、上海、长沙、海口、杭州和青岛。2017年至2019年间,这些城市从市级或区县级层面,均出台关于区块链的专项指导意见、专项扶持政策和相关举措,从多方面支持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内容丰富,扶持力度较大。
青岛是全国最早出台区块链相关扶持政策的城市之一,此项报告将青岛归为区块链“政策友好型城市”,在扶持政策制定和落地方面稳中有进。“在当前区块链技术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资源割裂、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区块链专项政策对推动城市区块链产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具有显著的驱动效果。”刘权说。
而在资本支持指数方面,全国排名前5位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处于“第一梯队”;南京、成都、青岛、海口、苏州、长沙位列第6到11位,位于“第二梯队”;西安、贵阳等其余9城排名12-20位,位于“第三梯队”,整体投融资情况相比第一、二梯队城市存在差距。
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目前国内涉足区块链领域的投资机构约有148家,其中北京占比约49%,优势明显;广东以深圳为主,共占比17%;上海占比11%;浙江以杭州为主,占比9%。据统计,上海、深圳、杭州、广州、长沙、苏州等城市均设立了相关区块链产业引导基金,为上述城市区块链产业发展创造良好资金环境。
大会上,《崂山区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正式发布。
根据该行动计划,崂山区将着力构建“1133”的区块链产业发展总体架构,即打造一个较为完善的区块链产业生态,建设一个金融区块链应用示范高地,完善区块链人才培养、规范监管和企业孵化三大保障体系,围绕技术服务、行业应用、评测认证三大细分领域重点发力,将崂山区定位为立足青岛辐射全国的区块链产业创新创业引领区、金融区块链产业聚集区、垂直应用示范区。到2022年,力争聚集优秀区块链企业50家,其中准巨头企业1-2家,实现区块链产业规模年增长速度超过12%。
根据该行动计划,崂山区将加强与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突破一批区块链核心技术,形成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技术研发新路径,到2022年,打造自主研发底层区块链框架或产品5-10个,累计申请区块链专利数量超60件。加速布局金融区块链聚集发展,打造全国金融区块链产业示范高地,加快区块链与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促进区块链应用落地,到2022年,力争打造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应用案例。
崂山区着力在五个方面推动区块链行业应用落地:
一是鼓励银行、保险、证券、大型企业金控公司等金融相关机构大胆开放应用场景,重点围绕“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财富管理、区块链+跨境贸易、区块链+中小企业融资、区块链+金融监管”等领域展开深入探索和应用。
二是推动区直部门开放数据共享,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各部门数据通路,改造传统电子政务体系架构,加强统筹布局与科学规划,分批次陆续开放不同领域政务场景,重点布局电子发票、电子证照、司法存证、不动产管理、“一网通办”等场景,最终形成崂山政务链生态。
三是加快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发展崂山区全域旅游,围绕积分消费、机票和酒店预订、消费者体验、消费信用管理、旅游社区热评等领域开展区块链技术产品研发创新,整合旅行社、酒店、民宿、景区管理部门、旅游监管部门等多方资源打造崂山旅游链,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游客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的、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四是鼓励区内智能制造产业探索区块链在智能制造领域创新应用,鼓励辖区优秀制造企业探索区块链赋能新思路,在工业设备可信标识、工业数据安全、云到端的安全保护和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探索布局区块链应用。
五是把握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建设契机,加快布局区块链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应用发展,整合区内医疗资源,重点布局区块链电子健康病历、电子处方。推动“区块链+物联网”在运动康复、可穿戴健康设备、VR/AR医疗等领域的探索应用。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