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一直秉持以研究理念为先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在美国军方机构的庇佑下逍遥自在了二十多年。最近几年,在被谷歌收购又转手卖给软银的波折里,其遭遇了自己的商业化困局。
一款名为Spot的四足机器人,在人类遥控下正在建筑工地里穿行,巡航追踪工程进度,并拍下现场照片。视频里的机器人不仅是一款行走的全景照相机,它还能爬楼梯、跳远、翻跟头,被“踢倒”之后能够快速站起来。
近些年,每年我们都会被一段机器人视频刷屏,视频里的机器人不仅会搬东西、空翻,还能对人类的“迫害”做出反击,今年刷屏的机器人正是Spot。它不仅被德国初创公司Holobuilder租用在工地帮助工程师跟踪工程进度,还能帮助警察破案。
美国马萨诸塞州警方从波士顿动力公司租用了Spot作为“移动的远程观察设备”。另有一段录像显示,在马萨诸塞州警察训练课上,现场的Spot正在开门。警方发言人表示,录像显示的是在恐怖事件和劫持人质的情况发生时,如何用机器人代替警察保护民众。
这些让人震惊的机器人来自于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该公司因研发四足机器人而闻名,是机器人领域最知名的公司之一。今年9月,波士顿动力开始将Spot机器人商业化,向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租赁服务,并且预计将在2020年制造1000只机器狗。
01 机器人安卓
长期以来,关于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如何落地应用一直备受瞩目。在喊了好几年商业化后,2018年5月,波士顿动力创始人兼CEO雷波特终于宣布,Spot Mini机器人正在进行预生产,并于2019年实现商业应用。Spot Mini由此成为该公司27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商业机器人。
雷波特强调,他们想要打造的并非服务于某一类客户的机器人,而是机器人中的安卓,“我们专门把它设计成一个平台,这样它就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定制功能。不久之后,我们将开发许多不同的附件,可以用来定制机器人”。
所谓的“机器人安卓”就是从软件层面建立共通基础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机器人的功能是放射状的,在相似的基础架构之上可以发展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丰富功能,这和安卓生态在一套底层软件上开发手机、平板、手环等不同产品需要的适用功能类似。
此前业界也有开发“机器人安卓”也就是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公司,旨在提高代码的复用率,提升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并且将视觉交互、语音交互、运动控制等功能集成起来,将相关硬件模块虚拟化。但整个事情的问题在于:视觉、语音这些已经比较成熟的能力,只需将摄像头、麦克风阵列等模块化较强的硬件进行虚拟化即可;而涉及到行走、攀爬、抓握等稍显复杂的行动能力时,市场上就很难找到统一的开放解决方案,也就很难将其整合在某一操作系统之中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市场上见到很多机器人都在突出对话、情绪识别一类的软件能力,但真正行动起来却是“笨手笨脚”。我们对机器人的很多期待主要来自其行动能力,而非“大脑”,无论是工业领域最简单的分拣功能,还是我们期望的养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等,依赖的都是行动能力。
但行动能力的研发是最难的。即便是波士顿动力这种成立以来一直在烧钱的公司,解决的问题也仅仅只是机器人行动能力中的一环。而单一的行动能力很难创造更广泛的价值:能够到处奔跑的四足机器人仅呈现出一只“宠物狗”的潜质,分拣机械手臂也只能在生产线上流水作业……
但如果能把很多行动能力组合在一起,结果就会大不同。例如机械手臂虽然能够完成很多单一工作,但本身不具备行动能力,如果将其与四足机器人结合,能力范围就能得以扩展,一台机器人可以在空间内四处行走,拾取物品、分拣、运送甚至组装,这样即使使用者没有标准化的生产线,也能利用机器人提升效率;再比如将四足机器人与语音、视觉等模块结合,它便可以替代人力每晚行走在各个学生寝室查看情况。
波士顿动力对机器人行动能力的打造如同打造出了机器人的“物流系统”。在拥有这一系统之前,各种机器人的各种能力就如同各地特产一样,只能小范围“售卖”。但当四足机器人将各种能力运输到更多场景时,这些“特产”自然就可以发挥更大价值,这也是其成为“机器人安卓”的优势所在。不论是分拣、组装这样的工业能力,还是语音交互这样面向大众应用的C端能力,都要依赖“物流系统”。
Spot就是这样一个机器人平台,通过更换不同配件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如果将机器人和手机进行对比,两者之间的根源性差异在于使用者。手机的使用者只有一个固定对象,就是人,我们对于手机的使用要求非常一致,通讯、拍照、互联网……因此手机产品的形态也是相对固定的,一款手机产品所面向的市场是其价位所对应的消费水平的几千万人。
但机器人就大不一样了,机器人的使用者其实是许许多多不同的场景,物流运输、救灾、建筑、服务……甚至不同的企业用户的需求也会因为各自使用场景而改变,有的使用场地空间狭小,需要机器人有较强的攀爬移动能力;有的行进路线多变,需要激光雷达避障……就算努力满足了一家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全部需求,他们需要的产品数量可能也只有几万台。
所以像波士顿动力这样,即使把机器人的某一项能力做到极致,能直接利用他们产品的客户也不多。但如果能把自己变成机器人产业的一个部件、一个可以与很多能力结合的底座,其所面对的市场将要广阔得多,除非他们真像传闻中那样毫无变现压力只需要多多传播唬人的机器人视频就可以。
那么波士顿动力,或者其他机器人企业,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成为机器人中的安卓呢?
首先是为自己的机器人打造API接口,开放自身能力,让机器人能与其他设备结合在一起,用户可以在机器人身上应用其它硬件设备或软件。目前Spot就打造了高级API和SDK,据称其开发模式与无人机应用开发相似,使用者可以为Spot构建应用程序。目前已经有用户在Spot上开发了建筑远程数据收集、灯光操纵、石油天然气传感器监控等等应用。
同时还要为自己的机器人研发出一套可供选择的配套设备,如同戴森吸尘器将电机和不同吸嘴组合一样,波士顿动力也开发了一套用于Spot的机械臂、频谱接收器、相机和激光雷达以应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开发者。不久前,波士顿动力在Web Summit上现身,希望号召更多开发者去挖掘Spot的应用空间。如今的开发者就像粉丝流量一样宝贵,AI、硬件、机器人、新通信……一切领域都渴望这一群体加入并且创造奇迹。
但“机器人安卓”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其它领域都可以低成本地将自身的硬件、框架或资源开放给开发者,让他们自由地去“大力出奇迹”。但在Spot上,波士顿动力一整年的时间才能出货1000台,且每台租金高达几千美金一个月,这样高昂的成本显然很难刺激开发者大量涌入。
或许在未来半年,Spot还会采取企业级开发模式,出售给已经拥有成熟服务模式的技术企业。不过这种开发模式会有一点缺乏想象力,距离波士顿动力计划中的“机器人安卓”恐怕还有一段距离。说到底,想要成为机器人安卓很难,因为机器人行业本身就很难。
02 无情最是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代表了运动型机器人这一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类型,可以做到能够行走、翻跟头、跳跃,但此类机器人大多应用领域垂直且价格昂贵,商业化困难。截至今年7月之前,波士顿动力尚未开发出一款可销售的机器人,因而一直被诟病。
在世界各地的营销部门还没有熟练使用“人工智能”这个术语之前,“机器人”这个概念总是会让人想起某一种具体的机器人。Atlas就是那种特别“像人”的机器人,它是波士顿动力的另一款网红机器人。过往流出的视频中,它不仅能谨慎地走过摇摇晃晃的“梅花桩”,还能小心翼翼地通过狭窄的“独木桥”,将“类人”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
无论是承载了波士顿动力公司商业化前景的Spot还是“最像人”的Atlas,其背后的推手都是站在科技研发最前端的传奇人物马克·雷波特。他于1992年一手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在电脑还未走近寻常家庭的时候,他就开始研究与机器人相关的控制、机器视觉方面的技术,接着研发了如今名声大噪的Atlas。
与很多“大人物”有着跌宕起伏、异于常人经历不同的是,雷波特的生活一直都很平静。1949年出生的他平稳地走在学霸的道路上,1977年28岁的他取得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顶尖学府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之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又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创立了CMU Leg实验室还担任了副教授,并开始着手研究机器人的相关技术。
伴随着对机器人一路升温的热爱,随后的六年里雷波特将实验室又搬回了麻省理工学院,最终于1992年创办了他的“机器世界”——波士顿动力公司。公司成立伊始,雷波特就设定了“要让机器人更有移动性、灵活性,在感知和智能上能和人类、动物相提并论,甚至超越他们”的长期目标。
波士顿动力起初是为美国陆军提供机器人的研究制造型企业,也曾服务过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这样的大型军方机构,甚至还获得过国防部几千万美元的投资。从最早爆红的军用机器人BigDog开始,波士顿动力每出一款机器人都极其引人注目。升级版力量型仿生机器LS3、会跳跃的猎豹机器人Cheetah等等,每款机器人的推出都会掀起一阵关于“机器人要逆天”的惊呼。
2013年,波士顿动力被正在大力投资AI界的谷歌收购,是其短短半年间收购的八家机器人公司之一,收购后谷歌把机器人公司归结到了“着眼于未来的研究”的Google X项目下。在谷歌的大力支持下,初代Atlas很快就在公众面前崭露头角,接着是Wildcat、Spot等一系列仿生机器人面世,在速度和智能上都拔得头筹,一次又一次刷新人们对“机器人”的认识。
因为波士顿动力公司当初主要是为美国军方机构提供服务的,学院派的雷波特秉承以研究为先的理念,企业管理层没有商业化的思维和迫切需要。但是随着掌管机器人部门的安卓之父安迪·鲁宾离开谷歌,而谷歌也更换了开始追逐绩效的CEO,希望改变连年亏损的现状,要求波士顿动力先研制一个商用机器人量产卖钱,用利润去维持研发,二者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发生了冲突。
于是,在仅不到3年后的2016年,谷歌动念出售波士顿动力,并于2017年成功将之转手给了日本软银。软银接手后对波士顿动力进行了改造,将研发重点集中在了商业化前景更为明朗的Spot Mini上,让其更廉价、更实用、更美观,同时向企业端和广大消费者推出,还提供了3700万美元支持波士顿动力进行商业研发。很快,波士顿动力就展示了完成度非常高、接近于量产的Spot Mini。
有人会觉得,Spot商业量产的机器人一经推出,波士顿动力的商业化之路自此就会大路朝天、一路畅通。实际上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首先,人们目前还会在心理上主观排斥机器人。Spot Mini在工厂里巡检的视频直接给出了商业使用场景,具有传统工业机器人不能取代的价值,但人们却被它在应对人类干扰时的不屈不挠吓到了,这时人们会联想到过往科幻作品里“机器人永远不会放弃摧毁人类的任务”的场景。而人与“智能机器人”愈发难以分辨引起的“诡异感”和“排斥感”也天然阻碍着人们对机器人的使用。
其次,机器人自身的问题也在妨碍着其商业化。《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中提到:ANI(弱AI)是那些不能真正地实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这些机器从表面看起来很像智能,但它实际并不是真正地拥有了智能。而AGI(强AI)是那种真正具有思考能力的智能机器,通俗来讲,就是这样的机器都像人类一样拥有知觉和自我意识。
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在户外运动时并不是自发地进行活动,而是需要依靠人类通过无线电来对其进行引导;若是在室内,虽然机器人可以自己搬运东西,但也必须有人对其进行启动、下达命令之后才会顺利完成任务”,所以目前世界的AI机器领域还只是处于一个“表面看起来很像智能机器”的时代。
而且,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们普遍都有一些“通病”,即降噪及续航能力很差。Spot是波士顿动力自己认识到这一通病后于2015年在吸取了BigDog等机器的开发经验后研发出来的一个安静的四足机器人。但是它也只有最多90分钟的续航能力,而且充一次电需要四个小时,也就是说,即使Spot可以负重45公斤前行,但使用频率却仅是“6小时/次”。
所以,就算波士顿动力公司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机器人的看法,但目前的智能机器人却从未真正地实现AGI,人类在真正的人工智能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几经波折后,波士顿动力终于迈出了商业化的步伐,但商业化后的波士顿动力将走向何方,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03 “未来”确实未来
机器人公司想要脱颖而出,需要大量的资金、坚定的领导、高技能的员工、资源和基础设施,优秀的产品和市场战略以及完美的执行。在机器人行业要让技术落地、实现商业化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很多有资金有技术,甚至已经有一定产品规模的公司都已经倒闭或者在不断面临倒闭风险。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波士顿动力的商业化之路更像是一种妥协,毕竟没有人会一直为太过遥远的未来买单。在经过27年的储备和积累之后,为了生存,波士顿动力必须要在研究和应用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目前来看,做“机器人的安卓”就是波士顿动力找到的平衡点, 不过想达到这个平衡点并没那么容易。本来由于波士顿动力的研发及技术能力相当优秀,雷波特也表明愿意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再通过建立生态系统召集第三方合作伙伴,应该可以吸引一些有特殊需求的企业,作为平台商看似是一个可行的策略。但这一想法的关键问题是:Spot Mini是否能够作为一个具有基础功能的平台,就像苹果iOS或安卓操作系统一样让其他机器人科学家做开发?
虽然它看似已经很灵活强大了,但是要成为开发平台,还有其他要求,诸如它是否能自带建图、导航、物体识别、运动规划等功能,从而让其他人在开发应用的时候,不必“重新发明轮子”呢?
同时,波士顿动力应该将Spot Mini作为一个“产品平台”还是一个“科研平台”也是一个问题。很多机器人公司,像Willow Garage到Fetch Robotics到Agility Robotics走过的路是开发一个很棒的机器人平台,让其他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研或应用的开发,然后再考虑其商业化的可能性。
雷波特去年提出一个看法:机器人将比互联网还强大。互联网提供了大众一个知识接触的管道,但是并没有给予人们接触真实世界的机会,但机器人加上互联网可以让人类操控、拿取实体物件,也就是又增加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维度。
毫无疑问,未来机器人进入真实世界的比例只会增加,只是波士顿动力能否等到机器人比互联网还强大的那一天的到来,将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