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联网时代的PC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闫跃龙)

纵观消费时代,在2000年进入PC互联网时代,主要的终端形态是PC;在2010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主要的终端形态是手机,每个时代都历经十年左右,未来公认将是一个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物联网时代。

智能物联网时代的PC,是一种什么体验?或许你会纳闷,PC都已经是上个时代的“老古董”了,在智能物联网时代还会有什么变化?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11月25日,华为发布全新的华为MateBookD14/D15,就再一次刷新了业界对于PC的认知,让我们看到了智能物联网时代的PC新体验。

在深入讲这个技术的价值之前,不妨先来说说我的苦恼。作为一个自媒体,随时随地写稿那是家常便饭,苦恼就来自于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的协同。比如,客户从微信上传过来一个很大的文件,我需要将它传到电脑上编辑,这时候麻烦就来了,要么需要连接数据线,装上专门的软件传输;要么就需要先将电脑连接上网,打开PC微信,然后再传输、下载,实在是不胜其烦。

还有,有时候客户在微信上着急要一个东西,用手机键盘输字实在是太费劲,PC有很好用的键盘,但是却干着急没有办法,因为如果要用PC键盘输字的话,还得先在PC上打好文字,再传输文件到手机上,再打开编辑粘贴拷贝就是太麻烦。一句话,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仿佛隔着一个高高的壁垒,我们这些经常移动办公的人真是苦其久矣!

所以,在体验了华为MateBookD14/D15的多屏协同之后,我才会惊喜不已。多屏协同,可以将手机界面镜像到PC屏幕,实现两"端"同屏。比如,上面提到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传输文件就变得太简单了,只需要在将文件互相拖拽就可以了。同时,我也可以直接使用PC的键盘,在手机的微信上敲字,相当于手机配备上了PC的键盘。还有,我能直接用PC使用手机上的APP,是不是很神奇?

熟悉华为笔记本的人们看到多屏协同,肯定会觉得似曾相识。对,华为有一个叫做一碰传的技术,可以实现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一碰传输文件,现在这个多屏协同堪称是一碰传的升级版,功能更加强大。打个比喻,如果说一碰传属于移动时代的连接,那么多屏协同就是智能物联时代的连接。

多屏协同的背后,是华为的分布式技术,这个技术将各种终端的硬件能力和终端分离开来,放到了一个池子里,然后各种优势能力组合在一起,将能实现超级终端的强大能力。这个时候,终端之间的边界被打破了,他们不仅仅是连接在一起,更是集每个终端最强的优势于一身,虽然分属不同终端,但却如同在同一个终端一样。

这样的技术,将能打破一切终端的壁垒,让所有终端都只服务消费者的场景需求。人用手机时,信息就在手机上面;人用平板时,信息就在平板电脑上;人用笔记本时,信息就在笔记本上;人在看电视,信息就在电视上面。这时候,不是人去做复杂的连接、传输等操作,而是信息随着人走,“端”随人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PC,可以看到华为的PC绝不仅仅是PC,而是升维了,它有了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整个体系的加持。试想一下,华为的PC可以通过多屏协同这样的超连接能力聚合其他终端的优势能力,这是其他PC所能比拟的吗?还有,华为的PC可以通过多屏协同使用手机的APP,等于可以充分借势手机的大生态,这又是其他PC所能比拟的吗?

外连其他终端,让华为的PC超越PC,成为超级终端;内在打通全场景的智慧大生态,让开发者一次开发、全场景适用,也让一度停滞不前的PC共享全场景的大生态,这就是华为PC的升维能力。华为MateBookD14/D15,不仅有多屏协同这样的超连接技术,以及打通其他终端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在具体产品功能上,也继承了华为PC的特殊基因。

华为做PC,为什么能够带来如此多的新意?答案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大多数PC厂商是产品视角,而华为是用户视角,它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所以能够深谙消费者的痛点,带来产品的革新。

一键开机解锁就是如此。在华为之前,所有的PC厂商都是需要两个步骤,按电源键开机,然后再按指纹键解锁,没有厂商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站在用户的视角,为什么要两步?为什么不能化繁为简、一键搞定呢?华为就是因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看到了消费者的痛点,所以用技术来实现创新。

(责任编辑: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