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存储市场将会有着怎样的变化

存储技术

609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随着闪存芯片工艺制程的转换完成,从2018年开始,SSD的价格就持续性的走低,到了2019年,整个SSD市场更是被这波降价浪潮席卷,无论是M.2接口的NVMe SSD,PSSD还是SATA接口SSD,它们价格都是非常的“香”,不少SSD价格甚至下杀到了0.6元每G,等等党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白菜价”。

唯一遗憾的就是,自11月底开始相关NAND Flash产品的价格就开始涨起来了,部分SSD产品甚至还创下2019年的价格新高。这对于装机玩家来说可不是啥好消息,有刚需的可以提前上车,不要等到2020年底再来遗憾。众所周知,前几年由于技术和价格的关系,固态硬盘市场由小容量型号占主流。大部分消费者在选购SSD的时候,都以128GB和256GB的SSD为主。

而最近几年得益于3D NAND技术得到巨大的发展,大容量SSD的单价变得越来越具吸引力,性价比甚至超越了小容量SSD的单价,目前500—512GB固态硬盘成为了最受玩家青睐的容量规格。至于接口方面,SATA接口SSD依旧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其接口兼容性可以让老电脑轻松提升性能。与NVMe SSD相比,除了顺序读写性能较弱,日常使用的体验其实不差上下。

而新装机的朋友,更加会偏向选择M.2接口的SSD,对比于SATA SSD,它的体积会更加小巧,省去安装SATA SSD需要外接数据线与电源线导致的走线问题。再加上其售价比SATA SSD贵不了多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出货量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据消息了解,未来索尼PS5和微软Xbox Scarlett主机会大概率采用NVMe M.2 SSD,主机游戏加载慢的老大难问题终于不用靠自己拆机换硬盘来解决了。

熟悉SSD行业的玩家,都知道TLC当年到来的时候,MLC被迫“死亡”了,因此去年QLC到来的时候,不少玩家也担心TLC会面临类似的命运。可由于QLC本身体质的缘故,对比于TLC,前者的写入性能和寿命会更差,尤其是在消耗完缓存的情况下,它的连续写入性能甚至降到了100MB/s左右,与HDD差不多水平了。正因如此,2019年的DIY圈子流传着一句话:QLC=科技倒退的表现。

事实上,虽然不少厂商都发布了消费级的QLC SSD,但买账的消费者并不多,如今TLC依旧活的很滋润,MLC也存在于个别品牌旗舰型号中并没有灭绝。当然这也并不妨碍厂商们对于QLC的推进,毕竟虽说QLC速度、寿命、稳定性等方面可能会比TLC差,但是更便宜的成本、更大容量的优势是无法忽视的。只要你不是经常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操作,那QLC SSD在它寿命终止之前,使用体验跟一般SSD体验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别。

目前144层堆栈的QLC NAND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而英特尔更是将QLC与自家的傲腾技术合二为一,带来了全新的特色方案,目前已经优先应用于服务器市场了。QLC的小弟PLC今年也出来“冒泡”了,就问你怕不怕?与QLC闪存相比,PLC闪存可以帮助厂商降低25%左右的成本,这意味着PLC SSD的价格将进一步向HDD价格靠拢,SSD的容量则将会向8TB、16TB的方向迈进。

固态闪存颗粒由MLC向PLC演进,不就是机械盘由PMR向SMR演进的过程吗?众所周知,无论是图形处理器还是存储设备在内的硬件都因为走了PCIe通道,而获得了更快的传输速度。SSD由SATA通道改走PCIe通道以后,顺序读写性能从原来550MB/S飙升到现在的3500MB/S,数据传输速度得到了质的飞跃,内容工作者也减少了素材传输时的等待时间。

随着今年AMD旗下支持PCIe 4.0的第三代处理器和X570系列主板的全面开售,PCIe 4.0时代也正式宣告到来。PCIe 4.0传输速率高达16GT/s,比3.0翻了一倍,双向传输速度可达到64GB/s,这意味着SSD的传输速度上限将再次拔高。

不难想象,PCIe 4.0将是DIY硬件厂商、尤其是存储厂商着重开辟的市场。目前不少硬件厂商已经量产PCIe 4.0 SSD,像影驰HOF Pro PCIe M.2,技嘉 AORUS NVMe Gen4 SSD,这些PCIe 4.0 SSD的最高连续传输速度已达到5000MB/s,同时,它们的随机4KB性能也有一定提升,是目前性能最强悍的SSD产品。三星也已经推出了PCIe 4.0产品,但只面向企业,相信下放到消费级市场后能从价格与性能上引起不小的波澜(买不起)。

2019年国产SSD领域还是比较令人惊喜的,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在其官方微信正式宣布,已经量产64层256 Gb TLC 3D NAND闪存,以满足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主流市场应用需求。长江存储64层3D NAND闪存采用全新的Xtacking架构设计而成,可以显著提升产品性能、缩短开发周期和生产制造周期。

虽然64层堆栈技术距离主流的96层堆栈技术,以及最前沿的128层堆栈技术还有不少的距离,但对于国产SSD领域来说已经是一次不小的突破。至于国产SSD主控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不少国产SSD上面早就已经在运用了,我们离纯国产SSD量产可谓是越来越近了。

2020年的SSD市场主线将继续围绕着“大容量”的大方向进行,市场供需关系与技术升级将会导致价格波动,但国产新血液的加入很有可能会将价格导向低的方向。正如上面国产SSD所说,紫光如果能凭借纯国产SSD打入现在的SSD市场,其他品牌的SSD多多少少会以降价或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方式来应对(使用成本更低的方案)。

但企业的本质都是为了盈利,我们并不能因为它是中国企业就对它要求过多或者是打上“爱国”的标签,现在可以做的就只有等待了。

AMD稳健发展,在今年也会有比较大的可能将不那么亲民的PCIe 4.0 SSD拉低门槛,虽然它更新换代后对大家的影响并不如当年IDE接口升级成SATA接口那样令人震撼,但说白了,现在的PCIe 4.0 SSD只能算是半成品,仅仅是提高了一下顺序读写速度让大家过过眼瘾。目前销量比较低迷的情况会刺激厂商进行主控颗粒的研发升级,大家关心的4K随机读写提速也有望在今年看到。

基于雷电3技术的USB 4.0在今年会陆续推广,对存储产品的影响莫过于传输速度上限了,目前最快的USB接口是USB 3.2 Gen2x2,传输带宽上限为20Gbps,即2GB/s,要喂饱3GB/s+的NVMe固态硬盘显然不够,雷电3的带宽有40Gbps,但支持雷电3的移动硬盘价格死贵,USB 4.0的推行能有效降低这种高端玩意的门槛。

2019年最让消费者高兴的事莫过于内存降价了,毕竟SSD贵了我们还能先装个HDD熬一熬,内存贵了是真没办法。内存价格在2018年的基础上内存价格进一步下跌,部分8G DDR4内存条价格甚至跌到了200元以内。但消费者始终是韭菜,厂商不断缩减产能,下半年内存的价格也有所反弹了。不过经历了2017年的那一波以后,任它再涨价,内心已经毫无波澜。

上年Q2、Q3季度的内存很可能是历史最低价了,今年理论上不会更便宜,甚至会有略微涨价,毕竟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有刚需的朋友直接买就行。虽然从容量关注度方面来说,8G容量内存还是最受关注的那位。可随着内存价格的下跌,以及软件、游戏的硬件需求变高,16G内存受到越来越多玩家的关注,4G内存总算是淡出主流玩家视线中了。

但很多厂商就瞄准了这个机遇,使得今年内存市场还冒出了大量低价16GB内存,200多就能拿下一条。可经过我们评测室的深入测试,发现这些低价16GB内存,其实都是使用三星C-die颗粒伪装成B-die,成功让主板识别开机。但在主流平台上并不能确保稳定使用4bit颗粒内存,使用的稳定性实在是令人堪忧。建议用户还是选择大牌子内存购买,例如芝奇、美光、金士顿等。

虽然这个16G是不靠谱的,但上游端颗粒厂商三星、海力士、美光却在2019年已经能够正式量产单颗16Gb(2GB)的DDR4颗粒了,单条32GB容量的内存变为可能,插4条内存就能够享受到128GB的快感。不过正好遇上内存涨价,老百姓想用上便宜的大容量内存,还有比较长的时间要等。

国产3D NAND进步飞跃大家有目共睹,可隔壁的国内DRAM内存芯片却还一直在开拓当中,目前DRAM内存生产主力依旧掌握在三星、SK Hynix及美光三大公司手上。不少玩家应该知道,国内之前成立了三大内存厂商,分别是福建晋华,合肥长鑫和长江存储。其中长江存储主攻NAND闪存,福建晋华、合肥长鑫主攻DRAM闪存。

不知不觉中距离第一代DDR4内存面世已经过去9年之久,其后辈DDR5也筹备有段时间了。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都陆续展示了DDR5的样品,SK海力士更是在去年公布了一颗DDR5-6400内存芯片,其频率高达6400MHz,是现在主流高频DDR4 -3200内存的两倍速度。

看起上可以说是非常的美好,不过根据目前各家的情况来看,预计2020年开始才会有DDR5内存应用以及量产DDR5内存。而消费级市场使用的话,预计要等到2021年了,毕竟无论是Intel还是AMD目前都没有平台支持DDR5内存,一切都需要等英特尔、AMD、高通等厂商准备完毕才行。而且,虽然2018年就正式发布DDR5标准,但实际上并没有明确,最终规范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
        (责任编辑: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