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年份更替这段时间里,“视频平台”这一话题从未走出我们的视线。《庆余年》的提前付费引得大家关注“视频平台为何吃相难看”;哔哩哔哩元旦跨年晚会的火爆引得大家关注“视频平台该有什么样的调性”。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视频平台如何“制胜”于“长尾”。
从“快消”到“长尾”
和“长尾”形成鲜明对比的应该是“快消”,前者是指是“热播剧”的次轮及以后的播放,或是二三次版权销售;后者是指“热播剧”的首轮播放,所以“快消”和“长尾”其实可以是同一内容,区别在于这个剧到底播了多久。很明显《还珠格格》、《甄嬛传》、《士兵突击》这些称得上是“长尾”,相反那些走到次轮播放就已经“无人问津”的剧集只能算是“快消”。
快消剧只能吸人眼球,但长尾发展表现乏力。从《大宋少年志》、《悍城》等剧的长尾表现来看,有效播放仅在10-50万之间。而经典剧集《甄嬛传》至今仍有300万的有效播放量,《乡村爱情11》100万左右的有效播放,也能位居优酷会员内容有效播放第二名。
多年来,“优爱腾”每年豪掷百亿投入于版权和内容制作,但能够实现收支“平衡”但内容已是少数,所以视频平台内容上的收支不平衡已然是常态。通常,内容版权应该是一项长期投资,但是由于视频内容质量的参差不齐,各种快销剧集充斥在视频平台中。随之而来,最直观的结果是平台疯狂追求“爆款”内容,而导致多数投资回报并不能成正比的局面。最现实的问题是内容有限,大多剧集的版权费都不低,“S级”剧集的版权费则会更高。
现阶段,国内外的流媒体平台经营方式确实还有所差异。在2019年美国流媒体大战中,经典剧集版权的争夺成为了关注焦点,《老友记》、《生活大爆》等剧依旧能卖出可观的版权费。这是典型的美剧模式,剧集持有方通过打开国际市场或二三轮销售实现丰厚的盈利。
通过爱奇艺和Netflix的财报对比,我们发现:内容成本支出过多只是一方面,更多在于内容寿命过短。高昂的内容成本没能直接换来有效收益,90%的内容在一年后基本上就没有了“有效观看”,平台方则需要在内容播放后的一年时间里,尽快摊销成本。而Netflix平台上,90%但内容成本可以被分成四年摊销。
久而久之,内容成本的“淤积”量越来越大,形成了缺少“长尾”内容留住用户,只能用“快消”内容吸引用户的局面。对于视频平台来说,“把控内容质量与构建自有版权并行,同时加码影视制作”或成趋势。
AI携经典剧集“破局”
经典剧集带来的用户留存也很可观。优酷平台数据显示,在高清经典视频区,上亿用户人均每天在移动端观看1小时,90后观看时长占比42.7%,80后观看时长占比37.4%。《2019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显示,《新三国》、《琅琊榜》位列长尾播放剧集的前十名,经典剧集的长尾播放对会员付费仍有较高吸引力。
当然,会员付费只是经典剧集带来的增长点之一,其背后更多的是各大平台对老剧的重视。一方面是AI修复技术优化了老剧的观看体验,另一方面是AI赋能长尾视频广告所带来的持续收益。我们能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清老剧出现在各大视频平台当中。
2019上半年爱奇艺启动了“经典电视剧数字化修复工程”,计划对50部剧集进行修复。在AI技术的赋能下,经典老剧的画面分辨率、背景底噪、色彩饱和度有了明显提升。对于破损严重的视频还能实现逐帧检测修复。
头部热剧的营收分配已经比较完善,但是老剧长期以来一直少为广告主关注。对于平台方来说,大量经典老剧有着不亚于“快消剧”次播的价值效果。通过AI技术可以实现对经典剧集的内容识别,从而进一步挖掘其广告价值。经典剧集的长尾表现会随着热点事件、明星事件、老剧翻拍等因素影响,同时经典剧集的内容认同感、情感共鸣效果表现会更加稳定,视频平台也能在AI赋能之下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视联网”助力“长尾”剧集价值体现
如果要深挖视频价值,仅仅致力于“长尾”剧集的内容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更深入的视频场景价值开发显得更加重要。视频内容只是平台和用户关联的“介质”,在此之上还社交、电商、游戏、百科、出行等多种功能需求可以通过视频小程序来实现。
未来,用户在视频中将可以直接获得互联网信息及服务。随着全网流量入口的视频化,以视频作为信息和功能载体的新互联网形态——「视联网」,正在成为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背景下,「极链科技」联合「山水创投」面向全国发起了“视联网创业大赛”,旨在挖掘和培育视联网产业领域内的创新人才和创业作品,提供视联网带来的风口创业红利,共建视联网经济体与产业生态。
可以遇见的是,由于平台自身具备一定的内容分发优势,越来越多的平台将会参与到内容制作当中。平台和IP方的合作也会进一步加深,成熟的IP理所应当的获得更高的收益,有更好的“长尾”表现。市场口碑反馈对内容收益本身的影响比重会更大,内容创作层面也会有更多的支持维度,使“创作”也能够降本增效。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