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Ⅰ
Keil、IAR编译(Build)窗口打印出来的信息:
Program Size:Code=2596RO-data=268RW-data=44ZI-data=1028
72 765 bytes ofreadonly codememory
3 508 bytes ofreadonly datamemory
20 202 bytes ofreadwrite datamemory
5 676 bytes ofCODE memory
926 bytes ofCONSTmemory
1 148 bytes ofDATA memory
相信大家都看到过上面的信息,应该都知道它们大概的意思,但关于存储这一块的细节知识又有多少朋友去深入理解过呢?
要知道代码、常量、全局、局部变量存储在哪儿,就需要了解FLASH和RAM的一些特性,在工程中要具体分析其大小及对应存储地址,可以从map文件中分析。
简要说明其意思 Ⅱ
为了照顾大部分人,简要说一下上面打印信息的意思。微主这里提醒一下大家,网上也有一大堆相关资料,但网上好些资料说的有歧义,可能会误导大家,如:RW-data为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加了static修饰的变量叫静态变量,和全局变量还是存在差别,但已初始化的静态变量也会归为RW-data中。
1.Keil编译窗口信息
Program Size: Code=2596 RO-data=268 RW-data=44 ZI-data=1028
Code:指代码的大小;
Ro-data:指除了内联数据(inline data)之外的常量数据;
RW-data:指可读写(RW)、已初始化的变量数据;
ZI-data:指未初始化(ZI)的变量数据;
Code、Ro-data:位于FLASH中;
RW-data、ZI-data:位于RAM中;
提醒:RW-data已初始化的数据会存储在Flash中,上电会从FLASH搬移至RAM中。
关系如下:
RO Size = Code + RO Data
RW Size = RW Data + ZI Data
ROM Size = Code + RO Data + RW Data
2.IAR编译窗口信息
IAR存在两种情况,但意思都差不多,只是显示不一样:
编译工程(点击Make),会出现如下信息:
72 765 bytes of readonly code memory
3 508 bytes of readonly data memory
20 202 bytes of readwrite data memory
编译单个文件(点击Compile),会出现下面信息(若没有DATA就没有那一行):
5 676 bytes of CODE memory
926 bytes of CONST memory
1 148 bytes of DATA memory
readonly code:代码大小(类似于CODE);
readonly data:常量数据(类似于CONST);
readwrite data:可读写变量数据(类似于DATA);
说明:
IAR中的Data相当于Keil中RW Data + ZI Data
内存(RAM)分配 Ⅲ
本节扩展一下RAM的一些知识,有助于大家对程序运行时RAM的情况。
内存分为5类: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
2、堆区(heap) : 一般由程序员(使用malloc)分配和(使用free)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则一直被占用。一般来说,单片机类的程序一般没有使用堆。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4、文字常量区(const)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5、程序代码区 (code): 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经典例子: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void)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