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领域的硝烟什么时候燃起的

物联网

776人已加入

描述

毫不夸张地说,智能音箱这块物联网的大蛋糕已经被亚马逊、谷歌、阿里、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分得一干二净了,根据数据统计机构Canalys在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场分布情况来看,亚马逊独占36.6%的市场份额稳坐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阿里13.6%、百度13.1%、谷歌12.3%、小米12.0%,这五家公司总共拿了87.6%的市场份额,其中还不包括苹果HomePod的市场份额。

天时地利 顺势而为

行业看门道,要是对互联网有所了解,那么对于这几家互联网巨头几乎占据了整个智能音箱的现象也不会感到十分奇怪。

正所谓天时地利、顺势而为,在传统互联网红利见顶的这些年,新的数字产业形式不断崛起。而在这些潮流当中,物联网也被认为是继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两者从定义上就有着最相似的本质——联网,我们也看到了在物联网的实际应用场景中聚集了众多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和方案。例如,平台层作为核心端,需要的正是这些企业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无一例外,亚马逊、阿里、百度、小米这些传统互联网公司很大部分的营收来源于C端用户。在流量为王,流量变贵的时代,这些传统互联网企业也需要寻找新的C端流量突破口,智能音箱是最合适也是最简单的入局机会。

在物联网大潮流下,智能家居是最接近C端用户的终端场景,而智能音箱作为交互能力最为成熟的产品,使用起来也是最频繁的。试想一下,一个正常人玩手机需要双手和眼睛进行操控有时都会觉得麻烦,更何况是有诸多学习障碍的群体呢,这也区隔了不少用户,在进一步的服务上也会有众多困难,智能音箱在隐私性较高的家庭中,给传统互联网企业拓宽了服务对象的广度以及自由度,增加了一个巨大的服务整合入口。

从入局的难易程度来看,传统互联网公司明显占有巨大的资源优势。首先他们几乎很少涉及硬件领域,其实智能音箱的硬件对于各家厂商是没什么先天性障碍的,笔者作为耳机玩家,深有体会的一点就是,“没钱听个响,有钱玩个花”,在设备音质不赖、价位相当的情况下,看的就是个人喜好,没有“越贵越好”“性价比”之说。那这样的话,买个好耳机不就完事儿了吗。所以单从听觉的角度去讲毫无意义,智能音箱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智能”。

这个智能就体现在资源和技术层面,这也给大多数普通企业入局这个行业提高了门槛。仅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能力来说,就已经达到“劝退”的效果了。嫁接已有的一些外卖、音乐软件是很容易实现的,语音识别也不难,但是算法、数据、计算能力这些没有积累的话,几乎是不可能进一步整合服务。

也只有这些大型的传统互联网企业有资本、有能力承担起资源的大量计算、各类大数据的原始积累以及各种开发成本。

就从云计算来看,AWS、阿里云、百度云、雷军的金山云哪个不是自家研发的。仅仅是大数据这一块,笔者此前与研究大数据领域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樊文飞关于中小企业如何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过交流,樊院士表示,中小企业在大数据运用这一块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如何把大数据变小,用小部分数据集准确还原大数据内容是非常关键的。

厉兵秣马 硝烟暗涌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在2019年第四季度对2642的美国受访者进行调查后发现,智能音箱是所有智能家居产品中最受欢迎的,约4个家庭就有一台智能音箱。

物联网

趋势之下,没有哪个企业想放弃这个大流量入口,也不敢。

补贴、砸钱,这个阿里、百度等厂商刺激消费者购买智能音箱最常用的手段,不到100元就能够买到定价几百的智能音箱。不过,伴随着整个智能音箱逐渐成熟,它也进入了后补贴时代,补贴力度也逐渐下降,或者换了一种更为温和的补贴手段。例如,599元的百度智能屏送了三个月爱奇艺会员。

补贴其实也是一个新行业跑起来之前最常用的营销手段之一。但是,当行业将要加速的时候,补贴和单纯的智能音箱并不能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智能音箱与自身业务融合的价值以及带来的健康生态才是企业要看得更远的东西。

在国内这些智能音箱巨头当中,个人认为阿里在国内有着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和渠道资源。但是,阿里目前在生态上做的并不是让人很满意。

2017年7月,阿里研发近一年的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在国内首发,负责该款产品研发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被分离出阿里云,随后被纳入创新业务事业群,实验室负责人陈丽娟直接向CEO张勇汇报,这番操作可见阿里对“天猫精灵”的重视。此后,2019年6月,天猫精灵又被纳入娱乐业务降级。

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整后,天猫精灵的生态似乎放慢了一些,或者说落后了。首先它的应用库不如小米和百度,开发者不多。同时,它的语音助手AliGenie在各大群体中也没有Alexa、小爱、小度叫的响亮。

市场数据会说话是真的,2019年阿里天猫精灵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曾跌至第四,而后与星巴克等品牌合作推出定制款才如开头所说的第三季度重回全球第二。当然,这种联名款改变不了阿里目前生态上出现的问题。

阿里仅仅是把自家阿里系淘宝、天猫、饿了么等平台打通了,但是忽略了物联网并不是“互联网”简单的延伸而已、不是拿着自家App自嗨,而是打通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用户的无缝体验。

直到2020年1月,阿里将人工智能实验室天猫精灵升级为独立事业部,由阿里云IoT负责人库伟负责,这也意味着天猫精灵重回智能家居网络控制中枢的位置。

小米和百度的目标似乎更为明确一些,在2019年11月的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公布1+4+X的品类战略,通过自研、投资生态链企业丰富自家IoT品类和生态,1是手机,4包括电视、智能音箱、路由器和笔记本,X就是生态链企业和合作企业提供的品类。

需要指出的是,小米作为硬件厂商,相比于阿里和百度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小米手机,作为智能音箱的另一个入口,这对于小米守住现有手机用户的资源以及拓展布局都有好处,在2019年3月,小米成立AIoT战略委员会,加速 “手机+AIoT”双引擎落地。在解决非小米品类的产品时,虽然小米能够利用云对云让小爱同学控制第三方智能硬件,但是目前还不支持与其他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

百度作为AI能力较为靠前的企业,语音功能更具优势,同时拥有搜索服务提供的内容支持。在百度的DuerOS开放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智能冰箱、智能手机以及各种轻量级解决方案里,百度也在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

综合来看,在这国内这三家巨头里面,目前做的最好应该算小米了。不过这也仅仅是处在业态“表面”,在生态创新上还没有真正的落地,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正如上面所说,做物联网的互联网公司视角都存在一定问题,即单纯地将互联网进行延伸,获取数据。

其实并非你死我活

如果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可以通过砸钱补贴等一些商业操作或许能带来更多短期收益,但是从长远价值来看,这毫无意义。正如上面提到的,智能家居甚至整个物联网的关键,并不是你的入口在哪,入口有多少,而是如何共建生态。

就在2019年12月,亚马逊、谷歌和苹果这三个智能家居头部企业,建立了一个特殊的联盟。这个联盟说简单一点就是要解决,Google Home或Apple HomeKit与亚马逊生态里面的电器、开关等产品进行互动反馈。

没错,这三家公司准备联合开发一个开源网络标准,目前该项目以互联网协议(IP)为基础,旨在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移动应用程序和云服务之间的通信,并为设备认证定义一套特定的基于IP的网络技术。据悉,ZigBee联盟的公司也将加入这一合作,包括三星SmartThings、施耐德电气、Signify(飞利浦照明)、宜家、恩智浦半导体和Resideo等。

笔者认为,这种联合起来对于推动智能家居以及整个物联网的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统一战线,就有利于硬件供应商和软件开发商轻松一点,可以更加关注他们的产品,而不是将时间花在标准的选择以及应用上。

而且,国内智能音箱巨头统一战线,并非不可能。阿里以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为特色,小米以自家生态娱乐矩阵为主,百度可在内容服务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场景更加垂直也未尝不可。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愿景。

责任编辑:ct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