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这几天,跨链双雄之一的明星项目Cosmos,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原因是一周前,Cosmos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可以算的上是Cosmos里最为明星的人物Jae,突然宣布离开Cosmos,要另起炉灶,投入到一个叫Virgo的项目里。
当时电报就炸开了锅,有人表示赞同,创始人出走,作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项目完全没问题啊,你看中本聪不就这么干的么。
也有人反对,跨链最最重要的IBC还没上线呢,你一个头头现在跑了,算什么情况?!
当然这并不是把Cosmos推上风口浪尖的原因,真正的推手,是几天后Cosmos核心领导层的Zaki Manian在Twitter上疯狂的怼Jae的离职声明,说这就是在撒谎,然后一条条的“罗列罪状”。
核心大意就是你作为Cosmos的一号,过去六个月光全部投入新项目Virgo,最重要的Cosmos IBC协议却扔那儿不管了,不给IBC提供资源,还导致不少才华横溢的工程师离开Cosmos等等……
Cosmos受此消息影响,价格向下走了一点,然而,也只是一点,不敢想象这要是发生在一个刚刚上市的创业公司身上,CEO贸然离职,股价得瀑布成什么样。
所以问题来了,核心创始人出走,到底对一个区块链项目项目意味着什么?会有哪些影响? 以史为鉴,一起看看过去10年发生的类似事件,我们或许会获得一些答案。
1. 中本聪
中本聪的退出一半是出于本意,另一半则是无奈。
一半出于本意,是因为中本聪消失前给Gavin Andresen与Mike Hearn的两封邮件里,说过这样的话:“我希望您不要再把我当作一个神秘的影子人物来谈论……也许该关注开源项目,给你的开发者给予更多的信任”, “我已经开始着手处理其他事情。它在Gavin和每个人的手中。”
这说明中本聪原本就不想作为一个聚光灯下的“传奇”而存在,希望人们关注项目本身,毕竟,这才最为符合”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理念。
而另一半则是无奈,维基解密事件严重的干扰了中本聪对于比特币发展所设想的计划。在这之前,中本聪的论坛发帖都是很有风度,虽然可能相对尖锐(比如怼BM - “如果您不相信我或不明白,对不起,我没有时间去说服你,对不起”)
然而在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期间,比特币社区呼吁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款以打破金融封锁。中本聪可以说是用从未有过的“重语气”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反对 :
“不,别把它放在维基解密上!这个项目需要渐渐的成长,这样软件才能一路上保持强劲。我在此呼吁维基解密不要使用比特币!比特币还只是一个处于婴儿时期的小规模社区实验。你用它顶多就是个小额支付,你们带来的热度可能会在这个阶段毁了我们。”
而中本聪退出的结果,也可以算的上一半成功,一半失败。
一半成功,是因为如果单就价格而言,按照中本聪隐退前2个月,2011年2月1美金的价格而言,在7年不到的时间内达到了2万美金的高度(2017年12月),整整上涨了2万倍。
除了价格,比特的整个系统,无论是经济还是技术方面,都是经受住了考验,去年有个段子戏称:
1、一个没有 CEO 的公司,管理几十万员工;
2、每个员工自私自利,争权夺利,公司运作 10 年风生水起;
3、一份代码上线,稳定运行 10 年,没出过重大 Bug;
4、遭到各国打压,无法禁止,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
5、没花过一分钱营销预算,获取了几千万用户;
6、没融过一分钱,估值上千亿美金;
7、公司 2009 年上市,股价翻了几十万倍。
把当中任何一条拿出来,都是现代商业上的奇迹,没有任何一个公司能够做到,但比特币做到了以上所有 7 条。
而一半失败,则是谁都没有想到,开创了区块链这一重大发明的比特币,现在会分裂成三条链,在三种不同的理念下,并驾齐驱。这与创造者与灵魂人物中本聪的出走,有着莫大的关系。
他一定想不到,当初将1M设置为比特币区块的上限,会在未来成为比特币社区冲突与分裂的直接导火索,最终导致分叉,甚至在17年,形成了IFO(分叉)的乱象。
2. Gavin Wood
很多人一提到以太坊,脑子里只有一个V神。
资深一点的玩家却一定同时想到两个名字 - V神,与Gavin Wood。
两人其实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V神凭借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勾画出以太坊的蓝图,Gavin凭借着无比强大的工程能力将其实现。
然而,担任以太坊CTO的Gavin,却在15年以太坊刚刚步入正轨,有了起色时选择离开,后来另起炉灶,创建了另一个即将上线的明星项目 - Polkadot。有人说是因为因为团队内部不合,也有人说因为有能力又有野心的人早晚会选择单干,总之,历史已被掩埋,除了当事人,可能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而在Gavin Wood 出走以太坊自立门户后,几个直观的感受便是:以太坊的 Bug 变多了,2016年以太坊发生了致命的 DAO事件,之后版本更新不断的延期与跳票,当前ETH2.0转POS的各种困难以及最终版本“宁静”的遥遥无期……假如,只是假如, Gavin Wood 还在的话,情况应该会变好很多……
毕竟,在Gavin离开以太坊之后,做了一款世人皆知的以太坊客户端:Parity。是当时以太坊流行客户端Geth以及C++客户端性能的数倍,Parity问世之后一度接近垄断了以太系钱包市场。
而谈到自己的新项目Polkadot,Gavin Wood是这样说的:
”因为比特币是无法被复制的,但以太坊可以被改造。当时以太坊白皮书写得很详细了,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被优化和完善。我花了一些时间开发以太坊,我觉得它可能是可行的,但我不太确定,唯一的方法就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好在一切并不算太困难,经过几个星期的试验,最后我们证明以太坊是可行的。
以太坊对我来说是一个实验,一个验证技术是否可行的产品原型。以太坊也是我的学校,我从这个学校毕业了,我想尝试做更多的事情。“
业界比较懂技术的资深人士当前的普遍共识是:Polkadot将会是以太坊2.0的直接竞争对手,若是平行链技术顺利上线并完美实施,那么几乎可以等价于ETH2.0的最终章“宁静”所能实现的功能。
而反观以太坊,还卡在POW转POS,分片,Plasma等一系列技术细节的实施之上,离最终章宁静,还有至少3,4年的距离。毕竟,与已经有过成功开发以太坊经验,却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原生自带POS,治理,分片等技术的Polkadot相比,以太坊船大难掉头,当前更多是靠积累下来的巨大生态与历史惯性,维持自己公链之王的地位。
当年V神有许多好的设想,想要在比特币上实现,最终无果,一怒之下,创建以太坊。
Gavin是否也是有许多好的设想,想要在以太坊上实现,却也最终无果,一怒之下,创建Polkadot?
Gavin的出走,对于以太坊来说,同样是个巨大损失,而Polkadot对于以太坊的冲击,也许在未来2-3年,会逐渐露出端倪。
3. Ripple
虽说排名第三,但不像比特币或是以太坊,说起瑞波,相信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创始人,以及那些联合创始人是谁。
但其实,2013年,Ripple 联合创始人兼 CTO的 Jed McCaleb离开Ripple,原因是所谓“与其他创始人关于 Ripple 的未来发展路线有巨大分歧” ,并对外公布了“一个秘密的比特币项目”,结果一年之后,这个秘密项目 - Stellar发布时大伙儿眼镜大跌了一把:可以说是99% 基于 ripple 的代码,仅做了一些小修改以及把钱包换了个皮肤。
这可能是历史上最不走心的“新项目”了,连个硬分叉都算不上,基本上是赤果果的抄袭。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个抄袭项目,现在排名第13……
当前的XLM,被称作是“平民版”Ripple,商业巨头与银行用偏中心化的Ripple,普通人用去中心化的Stellar。
严格意义来讲,Jed的出走,对于Ripple来讲,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无论是项目代码层面,还是Ripple市值方面。
从这个角度来看,Ripple这个看似中心化的项目核心创始人出走,反倒是对于项目影响小过绝大多数去中心化项目,值得玩味。
4. Steem & BTS
要论最爱出走的创始人,我想非BM莫属了,当然,他的出走,带有很大的戏剧性。
BM先是创建了BTS,后来因为肆意整合 BTS 系各种应用产品,并执意增发 BTS,损坏BTS 社区利益,被 BTS 团队踢出。
然后他基于BTS的技术,创建了STEEM社交应用项目,然后历史再次重演,因为一意孤行,被踢出了 STEEM。
再往后,就是大家都熟悉的EOS,这次,他倒是没有被踢出去,然后EOS主网上线之后,他的工作重心明显不在EOS上了,现在他在捣鼓的是什么呢?一个叫做Voice的社交应用项目,这是要做Steem2.0的节奏?
要说BM牛不牛?确实牛!他所创建的三个项目,都曾霸占加密货币前十的宝座。
要说出走影响大不大?还真的挺大!BTS和Steem都已是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EOS倒是发育的还OK,然而热度比起18年也已是“昨日黄花”。不禁让人感慨,BM啊BM,你这辈子到底要做几个区块链项目,才算是圆满啊?
5. NAS、Zilliqa、比原、Thunder……
18年,国内很火的星云链,先是CTO出走,随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紧接着离开。
19年,曾经的分片明星项目Zilliqa CEO先是离职,随后CTO再次离职。同年,国产明星项目比原链,CEO段新星离职。再同年,硅谷明星项目Thunder Token,首席科学家Elaine Shi宣布离开……
这些项目,未来的路,可能都不容易,而这些,还都是初心比较不错的“正规项目”。
过去两年,那些来币圈圈线,然后创始人跑路的骗子项目,其实更是多得多,手里拿着这些项目的散户,基本上此生回本无望。
责任编辑;zl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