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型公共基础设施”

描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智慧社会。一方面,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是智慧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传统的公共基础设施逐渐难以承载不断增加的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以及日渐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公共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有助于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而智慧塔杆是目前最为落地可期的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方案之一。另一方面,智慧社会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密切相关,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和社区需要以数据为基础,城市数据的采集依赖建立“全域感知”体系,即将信息感知设备合理、泛在布局在城市各处,采集大量的跨空间、跨垂直领域的传感信息和视频数据,智慧杆塔分布广、位置优良,是“全域感知”设备的优良载体。

源中瑞科技智慧公安监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BI大数据等技术,能够自动比对数据库中相似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最终可以精确锁定目标清晰人脸,“智慧公安”建设,为原本只负责记录的视频监控设备装上了“大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视频监控成为了“看得见、记得住、会思考、会说话”的“眼睛”,安防视频监控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突破。

智慧杆塔作为可扩展的新技术融合体和功能集合体,加之优良的空间布局,正在不断衍生出新业态和新模式。一方面,智慧杆塔本身可以支撑视频采集、传感等杆载终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ICT技术的融合应用,赋能传统城市应用,催生新业态的产生,如基于图像识别或雷达传感的自动驾驶辅助,基于物联感知的城市哑资源管理等。另一方面,智慧杆塔的综合、共享不仅会给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运营模式带来改变,更可与“数字孪生城市”、“城市大脑”技术相结合带来城市管理模式和城市运行模式的改变。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也会拉动智慧杆塔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