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2020年如期而至,回望过去这些年,可以说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了高速发展。早在2018年,中国货币网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诞生大疆、优必选科技、商汤科技、寒武纪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地平线机器人、碳云智能、出门问问、奥比中光、小马智行、同盾科技、云知声14家估值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公司,总价值达到405亿美元。
(14家估值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中国AI初创企业)
回顾2019年从技术到产业,是人工智能落地产业场景、赋能实体经济、创造实际价值的一年。今年两会上,首次将“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社会的赋能被给予了最高层次的期待。在政策助力下,人工智能和产业深度融合,开始落地金融支付、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更便携更安全的刷脸支付、能帮忙打扫房间的扫地机器人等,均是人工智能领域高速发展下的产物。
人工智能在近些年的爆发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算法、芯片、3D视觉等技术层面的突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大数据技术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大数据技术体系结构已经趋于成熟,在人工智能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算法方面,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已经全面进入“深度学习”领域,人工智能研究组织OpenAI开发的仿真机器手Dactyl学会了单手解魔方,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算法迈出了打造通用型机器人的关键一步。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发展形势更加喜人。今年8月,清华天机AI芯片成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能让自行车实现“无人驾驶”,也因此登上《自然》封面,实现了国产芯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与此同时,3D视觉作为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在国内5G风暴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催动下,也取得了突破性技术进展。作为3D视觉技术独角兽的奥比中光,凭借其在各行业成熟的3D传感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已经在智能手机、刷脸支付、无人便利店、智慧安防等领域展开深度应用。
(搭载奥比中光3D传感摄像头的支付宝刷脸支付终端)
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发展,其相底层技术不可忽视。3D感知作为AI感知核心技术之一,能够捕捉真实世界空间、人体、物体的三维信息,可以赋予终端设备类似人眼感知环境的能力。如今,3D感知技术新风潮正在袭来。从二维到三维,带来的不只是视觉感知维度的变化,更是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以及对传统模式的颠覆。也正因如此,3D传感市场规模迎来高速式增长。数据显示,全球3D成像与传感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13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9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近38%。其中,用于消费电子的3D成像与传感市场将从2016年的2000万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60.5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58%。
随着5G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步伐进一步加速。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未来十年内都将是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普及的爆发期,3D传感技术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同时,人工智能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将带动其他相关技术的持续进步,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突破。
可以预见,人工智能产品将全面进入消费级市场,AI人工智能技术也将严重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变全球经济生态。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增,以及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以奥比中光等“AI独角兽”为代表的企业将迎来新发展、新机遇。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