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us将无线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一倍至42mbps

RF/无线

1779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圈课网)

去年秋天,当中国三大无线运营商推出号称最高网速为21 mpb的HSPA+数据网络时,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场竞赛的起点。至少有一家设备制造商表示,HSPA+的速度可以超过100兆比特/秒,所以有人把加速器踩下只是时间问题。

周二,总部位于温哥华的Telus Corp.成为了第一家。该公司表示,将使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ologies Co. Ltd.)的双蜂窝(Dual Cell)通道连接技术,在理想条件下提供高达42mbps的下载数据速度。华为是Telus的两家无线接入供应商之一。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来源GSM协会的无线智能数据库,全世界只有三家运营商推出了双运营商HSPA+技术。另外四家已经公开表示,他们将在今年举行。

Telus的媒体关系主管Jim Johannsson说,这项技术将在“几周内”开始推广。然而,Telus的用户还不能充分利用这一速度,因为它所销售的无线设备中没有一款是双单元的。事实上,Telus在一份新闻稿中承认,明年第一季度才会推出这款设备。这使得theSeaBoard集团的电信顾问Iain Grant说现在的声明“更像是一场广告战”而不是速度战。

他说:“拥有这种能力固然很好,但人们不得不怀疑,这次是不是先有鸡后有蛋。”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在设备可用之前如此早地推进网络时,Johannsson说,在设备可以购买时就准备好网络要比没有地方可去要好得多。毫无疑问,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进入市场,无线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数据,但Telus的HSPA+服务才运行了9个月。那么为什么现在要加快网络速度呢?

“保持我们在加拿大最快的移动网络中的领导地位对我们来说很重要,”Johannsson回答说。目前还不清楚Telus的无线网络合作伙伴、BCE Inc.旗下的加拿大贝尔公司(Bell Canada)和主要竞争对手Rogers Communications Inc.何时会宣布将把最高网速提高至4mbps。

贝尔发言人朱莉•史密瑟斯(Julie Smithers)表示,该公司一直在内部测试42mbps技术,并将在本月增加外部测试。“简而言之,没有人在这项技术的测试中走在贝尔的前面,”她说。她说不出这家航空公司何时会开始商业升级。Telus采取这一举措之际,美国的几家无线运营商正在跳过HSPA+,准备部署下一代技术LTE。LTE承诺在理想状态下的速度超过100 mpb。Verizon Wireless曾表示,今年秋季将在部分城市推出商用LTE服务,年底前可能会推出MetroPCS,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Inc.)明年将推出LTE服务。T-Mobile USA在3月份推出了HSPA +网络,最高速度为21 Mpbs。

电信顾问马克Goldbergput泰勒斯的移动在一个不同的上下文:在三大无线运营商正在新进入者如风能移动、公共移动和Mobilicity订户在低端市场,阿兰也在那些愿意支付最最快的速度。他表示:“这是一个指标,表明增加(市场)份额并不总是意味着降低价格,这种投资可能会让你增加每个用户的平均收入。”

Telus负责技术战略的执行副总裁Eros Spadotto表示,实现4mbps是对该公司天线上的华为或诺基亚西门子网络(NSN)无线电处理器的“相当简单”的升级。目前,HSPA+网络上的每个电台都使用800或1900兆赫的频道,每个频道的最大吞吐量为21 Mpbs。第二个1900兆赫频道将被添加,并通过基于标准的软件绑定对速度加倍。一些天线位置也需要一个处理器板在他们的基站。

斯帕多托表示,Telus将首先开始升级其华为收音机,因为在NSN之前就有该软件。他补充称:“我们现在就开始,因为我们知道(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数据棒将在明年第一季度上市。”到那时,该公司在加拿大西部的大部分网络将准备就绪。今年晚些时候,它将开始扩展Telus在加拿大东部的基础设施。

Spadotto承认,HSPA+网络还很年轻,Telus 660万用户中的大多数都使用较老的iDEN和CDMA/EVDO无线网络。但是,他说,对于那些需要最快速度的人来说,将网速提升到4mbps是有用的。他补充说,在Telus看来,网络速度更快,效率也更高,增加一倍的频道数量,增加了容量。Telus将以多快的速度推进新网络?他可以通过与第三或第四频道的连接,或者利用其网络的MIMO,预见到网速将达到84兆比特/秒(多输入多输出)能力-或通过结合这两种技术,以获得更大的速度。至于LTE,他认为在2013年之前不会出现手机、平板电脑或USB调制解调器的良好生态系统。同时,Spadotto说,HSPA+可以延长。
     (责任编辑: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