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 TCL改为线上推非折叠柔性手机

便携设备

121人已加入

描述

3 月 6 日讯,TCL 在国内推出其柔性屏手机“云卷”,这是一款概念产品,它利用 TCL 集团华星光电的产业链优势,制造了一种非折叠的柔性手机,从一个新角度描述了未来手机的另一种可能。

这款产品原本是 TCL 打算在 MWC2020 展会上展示,但因为新冠疫情,MWC 展会取消,TCL 也改为线上推出这款产品。

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在前几年曾经是行业趋势,从 3.5 寸的 iPhone 到将近 6 寸屏幕的三星 Note 系列,甚至还有 7 寸的平板手机,都是随着 4G 网络发展,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也才从文字图片,转为视频影像,并且是越来越高清的在线视频。因此 TCL 认为, 5G 时代的来临,用户对屏幕的要求会比原来更高,而传统手机屏幕的增大已经接近极限,所以他们认为答案是柔性屏。

从产业链角度讲,TCL 这个答案说的通,因为同是 TCL 集团下的华星光电可制造柔性屏幕。他们的解决方案叫“云卷”,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

TCL 解释说,因为这款产品的展开和收起像是云卷云舒,因此得名。云卷并非世界上第一款折叠屏手机(实际上它也不“折叠”),此前三星和华为已经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折叠手机产品,但 TCL 云卷的形态跟之前的有很大不同。更严谨的说,它是一款“抽拉式的手机”,屏幕“卷”在机身中,日常可以像常规手机那样使用,当需要屏幕更大的时候,拉动手机一端,可以将屏幕“抽取”出来,边长一个更大的屏幕形态,将屏幕从 6.75 英寸延展至 7.8 英寸。

虽然现在这个机模是手动拉伸延展开的,但是 Android Authority 明确表示,这个真机是不需要用手拉开延展屏幕的,而是通过电机进行自动拉伸,有没有很炫酷?

这种设计没有铰链结构,也能避免出现折痕问题。因此在理论上,是一个更优的方案——当然,目前云卷只是一款概念产品,在问及何时能量产的时候,TCL 相关人士称: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初;今年晚些时候会启动开发者项目,主要是跟软件相关的。

TCL 通讯介绍,目前参与柔性屏项目的团队一共在 300 人左右,其中包括研发 200 人左右,产品、供应链等相关人员 100 人左右。鉴于之前折叠手机们出现的种种的问题,TCL 不希望推出一款不成熟的产品,因此还需要等一等。

与市面上大多数折叠屏相比,云卷可以在不改变机身厚度的前提下,在同一部终端上实现一部迷你平板电脑的功能性和一部手机的结合,兼具便携与大屏幕。根据 TCL 官方参数,机身厚度为 9 毫米,电池容量可以做到 5000 毫安。

TCL 产品设计团队认为,这种形态可以打破常规电子产品按屏幕尺寸划分的思路,一款产品跨越手机,大屏平板,mini 平板等多种产品界限。在软件层面,TCL 也向媒体介绍了一下自己为云卷做的优化设计,例如他们的产品体验(PE,Product Experience)团队,会从 TCL 的智能手机里面 UI 再去做延伸, 同时也跟谷歌合作,跟第三方的伙伴合作,“会把精华的体验从普通智能手机延伸到折叠屏手机“。

除了此之外,TCl 还做了一款三折屏幕手机,同样是概念产品。三折屏采用了 TCL DragonHinge 龙铰链和 ButterflyHinge 蝴蝶铰链这两个 TCL 的专利技术。

因为多了一次折叠,这款概念机的屏幕可以从 6.65 英寸延展至 10 英寸,完全展开之后,它的纵横比是 20.8:9,3K 的分辨率,折后是 2K 的分辨率。相当于把一个正常尺寸的手机和一个正常尺寸的平板电脑合二为一。TCL 认为,从屏幕尺寸的变化来看,它横跨了从大屏手机、迷你平板到平板电脑这三个形态阶段。

可以与 TCL 折叠屏产品设计思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提起苹果,目前来说我们并没有看到它在折叠屏方面的布局,虽然这并不能说明苹果不会涉猎折叠屏产品,但起码说明了,兴趣似乎没有那么高。虽然目前并未看到苹果在折叠屏方面的布局,但是苹果也在打破边界的路上一直前进。通过苹果设备的 hand off 功能,我们可以实现在某设备开始操作后,可立即使用 iCloud 账户从另一设备继续相同操作。如此来看,这也是一种打破边界,只是二者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

针对云卷屏概念机与三折屏概念平板电脑的应用适配问题,TCL 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和谷歌进行对接,洽谈相关工作。而且在今年年底,TCL 会进一步在海外启动相关的开发者项目,就应用适配问题进一步进行挖掘,相信在明年这两款折叠屏产品正式量产的时候,TCL 将为其搭建起一个更加完备的生态体系。

不得不说,TCL 这次的操作是真的有点骚,反正和华为以及三星、摩托罗拉的折叠屏手机相比,这个的未来可使用寿命可能会更长,尤其是屏幕折叠痕迹这个无法逆转的问题,希望友商在未来更新迭代的产品中能够充分解决这一问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