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将贯穿整个5G产业链

移动通信

308人已加入

描述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力发展5G是国家近年来不断推进的战略。进入2020年,5G建设显著加速,同时,随着“新基建”的强势推进,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建设并发挥重要作用,而5G网络则是核心,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笔者认为,凭借国内规模市场优势、成本优势和一定的技术优势,我国5G产业链上公司有望站上全球5G风口。同时在技术竞争的大背景下,国产供应链的“质”“量”将迎来双升,未来看好中国5G产业链的长期投资价值。

“质”“量”双升 产业链前景广阔

相较于传统老基建概念来说,新基建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压力,进行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为经济结构转型打下基础,更符合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对“新基建”的关注要具有较强的持续性,首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可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而“新基建”作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会是长期的;其次,相对于传统基建,中国“新基建”的整体规模仍然不高,未来的增长空间也更加广阔。

从国际电信联盟为5G定义的三大应用场景的超高要求(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延时、大规模机器通信)可以看出5G的划时代意义,5G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带动5G软硬件设备的持续投入。5G将是未来信息经济的虚拟高速公路,通过5G网络,无人驾驶、VR/AR、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的应用将会出现,进而带动新的经济模式的形成,释放经济增长潜能。5G上中下游产业链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当前5G发展进程中,中国也是首次踏入第一批商用阵营,并以较大的建设规模领先全球,我国产业链与国外首次站在同一起跑线。凭借国内规模市场优势、成本优势和一定的技术优势,我国5G产业链上的公司有望站上全球5G风口,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同时在技术竞争的大背景下,5G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会持续加速,国产供应链的“质”“量”将迎来双升。因此,笔者看好5G产业链,特别是中国5G产业链的发展前景。

引领下一个投资周期

在当前5G发展进程中,中国首次踏入第一批商用阵营,并以最大的建设规模领先全球,我国产业链与国外首次站在同一起跑线。由此,笔者认为,2020年5G的规模商用首先会带来5G的基础设施建设,5G基建首先是大规模基站的建设。5G采用毫米波技术决定了5G需要建造大量的基站,特别是小基站,2019年中国建成5G基站13万个,预期2020年将新建70万个。截至2019年底,中国4G基站数量544万个,全球4G基站数量超过750万个,未来5G基站数量比4G只多不少,而且目前正处于规模建设的开始阶段。

如此大规模的5G基站建设,将引领上游硬件设备提供商对5G软硬件的研发和生产。其次,5G网络的形成会推动新的终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包括手机、无人机、检测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5G和行业结合发展也会带来新的应用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与机遇。5G将从上游设备、中游终端及下游应用整个产业链来引领下一轮投资周期。

投资机会显现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所带来的投资机会贯穿整个5G产业链。上游机会主要集中于5G基站建设,主设备商将率先受益,这些主设备商可以提供基站、传输和核心网传输设备;5G建网阶段,上游模块和元器件类公司需求相对确定,且业绩更有弹性,也属于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在上游模块和元器件重点关注滤波器、PCB、天线和光模块的需求增长。中游终端方面,5G手机规模量产将会带来大量手机基带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天线的需求。下游应用方面,当前5G应用仍在探索期,媒体娱乐消费升级仍是5G时代较大商机。5G通过各种沉浸式和交互式新技术提升体验,将充分释放在线游戏、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新媒体等市场的内容消费潜力,甚至颠覆传统传媒及娱乐产业格局。

2020年A股更大的可能是科技成长股和周期股将会交替表现,从风险收益比看,以基建为代表的周期股当前估值较低,且机构配置较低,是中短期追求绝对收益的较好标的,但受限于融资端约束,传统基建投入有可能低于预期,未来的空间有限。笔者认为,近期信息技术指数的上涨是由多重因素所带来的,首先是疫情引发了投资者对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板块爆发的乐观预期;其次是5G规模商用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周期将会带动企业信息化需求,特别是云计算、数据中心、AI等业务需求;最后是全球货币宽松周期和再融资新规进一步抬升信息技术板块的估值水平。在5G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周期下,科技成长股更能反映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前景更为广阔,但投资者需在科技成长股中甄别出真正具有长期竞争力的科技公司。

责任编辑;z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