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直流充电接口与控制导引电路的详细介绍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新能源BMS)

相比交流充电,直流充电更纯粹些,没有那么多分类,就只有一种充电模式、一种连接方式。

车辆直流充电接口定义如下图(插座端),它一共有9个PIN,其中CC1和CC2都是充电连接确认引脚;A+和A-为低压12V辅助电源,其实车辆很少采用它来供电,但可能用它来做唤醒用;在插头与插座的互插过程中,CC2与PE最先连接,接着是直流供电正负,然后是低压辅助电源正负,最后是CAN通信和CC1;

接下来看一下非车载充电机、车辆接口和汽车三者之间连接后的电路;如下图,其中在直流充电枪连接后,CC1信号没有连接到车辆内部;整个控制导引电路共有五个电阻R1R2R3R4R5,一个开关S,两个检测点1、2组成。

直流充电

R1:布置在充电桩内部,标称值1K;R2R3:布置在充电枪内部,标称值都是1K;R4:布置在车辆插座处,标称值1K;R5: 布置在车辆控制器内部,通常是BMS上,标称值1K;开关S:布置在充电枪内部,与机械锁联动,默认是闭合状态;U1U2:12V电压源;检测点1是由充电桩内部进行检测,它有12VVV三种电平状态,4V代表充电枪与车辆完成连接;检测点2是由BMS进行检测,它有12VV两种状态,6V代表车辆与充电枪完成连接;可以看到,直流充电比交流充电的导引电路要简单很多。

直流充电

上图是直流充电连接控制时序图,与交流充电一样,要经历连接确认的过程;它比交流充电多了一个充电桩自检的部分,期间会进行绝缘检测;具体过程是,当充电桩确认充电枪完成连接后(检测点1为4V),就会闭合K1和K2,进行绝缘检测,检测合格后,对母线残留电压进行泄放,最后重新打开K1和K2;等车辆端完成连接确认后(检测点2为6V),二者之间通过CAN通信,进行充电握手;然后K5和K6闭合,充电桩对电池电压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闭合K1和K2,开始进行充电。

同样地,除了机械锁外,也存在电子锁;不过这个电子锁是布置在充电枪上面的,而不像交流充电那样,布置在车辆的充电插座中,它由充电桩进行控制与检测。
      (责任编辑: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