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存储解散?官方回应NAND业务逐步转移到长江存储

描述

  3月18日有媒体报道紫光集团旗下子紫光存储上海公司即将解散,未来紫光存储业务重点将转移DRAM。

  对此,紫光存储方面回应称,为实现紫光集团整体存储战略,优化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紫光存储对相关业务进行了重新聚焦:压缩了NAND部分产品线。

  紫光存储方面表示,未来随着长江存储3D NAND稳步量产,相关业务将逐步转移到长江存储;同时,还将增强DRAM部分产品线。

  去年9月2日,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宣布,已开始量产中国首款64层3D NAND闪存,面向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市场。

  天眼查显示,紫光存储全名为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5亿元,为紫光集团全资持有,紫光存储是一家芯片设计企业,聚焦存储产品及解决方案,具备NAND闪存控制器和高端SSD产品的设计能力,可提供手机、物联网、PC/笔记本电脑、企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领域安全可靠的全系列高性能存储产品,覆盖消费级到企业级各种应用场景。

  实际上,紫光集团在存储领域布局深远。2016年,长江存储在NOR Flash晶圆制造商武汉新芯的基础上,由紫光集团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湖北省地方基金、湖北省科投共同投资组建而成。长江存储是一家专注于3D 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企业,同时也提供完整的存储器解决方案。项目总投资约为240亿美元。

  长江存储发展迅速。2017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3D NAND闪存芯片。2018年8月公开发布其突破性技术——Xtacking技术。到2019年底,公司陆续推出32层、64层3D NAND闪存芯片及存储器解决方案,其中64层已规模量产,此外,长江存储将直接跳过96层,向128层迈进。

  据查询,紫光存储目前在苏州、北京、香港、南京等地注册有公司。而原报道提到,紫光存储整体有200-300人左右,主要人员在北京、西安和苏州,上海仅有一小部分员工。

  原报道还援引接近紫光的人士称,此次是大规模裁员,仅留少部分人员清库存产品,大部分员工需要另外找工作,另有员工将等待长江存储,以及紫光旗下其他分公司挑选;被解散团队本来想做NAND Flash,但一直赔钱,在团队解散后,未来紫光的重心会放在DRAM上。

  值得一提的是,紫光集团在去年6月底宣布组建DRAM事业群,刁石京担任董事长,高启全担任CEO。此举将进一步拓宽紫光集团在存储器领域的相关布局,深化和完善紫光集团“从芯到云”产业链的建设。

  另外,由于原报道最初将“紫光集团旗下子公司紫光存储”写作“长江存储上海分公司紫光长存(上海)”,此举引发长江存储出面澄清。

  18日下午,长江存储在其官方微信发表声明称,发现了网上有关于长江存储上海子公司“紫光长存(上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人员解散和业务调整的不实报道。

  长江存储声明称,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紫光长存(上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业务一直围绕3D NAND芯片设计、研发,测试工程和系统级解决方案产品等方向全速前进,目前公司运转良好,与总部配合紧密,人员与业务稳定。”

  长江存储表示将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一切权利。

  存储芯片是半导体市场的重要部分。据中信证券数据显示,存储芯片产业2019年全球销售额约1200亿美元,对比全球400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占比约30%,地位显著。其中,DRAM约620亿美元,NAND Flash约570亿美元。韩美三家DRAM厂商占全球95%的份额,其中两家韩国厂商三星、SK海力士占75%。韩美日六家NAND Flash厂商占全球99%份额,其中韩国三星、SK海力士以及日本KIOXIA(原东芝)三家份额超过60%。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参考自观察者网、中证网,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和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