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传感技术
在气体检测中PID技术是指光电离子技术,它通过用高能紫外光电离有机气体,然后放大板上带电离子形成的电流,电流的大小反映了气体的浓度,根据原理从而有了PID传感器。
PID传感器的最大特点是它仅对少量无机气体如氨、磷化氢敏感。原因是大多数无机气体具有高电离能(大于11.7ev)。目前,PID灯的最高紫外线辐射能量仅为11.7 ev。因此,在石化园区,PiD的响应可以被认为是voc的响应。小编详细说明一下光离子PID传感器在检测中的一些原理技巧等。
PID传感器工作原理
用真空玻璃室填充高纯度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玻璃腔用紫外透明的氟化镁晶体片密封,氟化镁晶体对紫外线透明。将电极放在玻璃室的外壁上。将电极和电场添加到氟化镁窗口作为待测气室。这是一种完全可电离的VOC UV灯。在操作期间,在玻璃腔外部施加高频电场。PID传感器紫外灯中的稀有气体被施加的电场电离以发射电子和离子。当电子和离子结合时,紫外线向外辐射能量。PID传感器紫外光通过氟化镁窗口到达气室,气室内待测气体被紫外光电离,产生电子和离子,电荷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流,并且可以测量。
采用PID技术原理的PID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它可以测量ppb水平的VOC,具有快速响应和快速响应时间。它可以测量大多数VOC和TVOC气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化工区、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方式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同时,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日益频繁,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打造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从目前环保部力推的“气,水,土三大战役”的初步效果来看,下一步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是对于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而对于三个领域治理效果的检验,依赖于全面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根据调研大部分企业具备简单治理技术,即将生产车间内生产工艺所产生的VOCs污染物通过管道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以后进行排放,但园区内存在着有组织排放超标和无组织排放的问题,为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治理装置,减少无组织排放,建议园区部署网格化区域监控系统。
系统部署可提高各工业工园区污染源准确定位能力,同时快速直观的分析出污染源周边的相关信息,通过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和环境保护业务资源,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数据库,将空间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动态监管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等业务数据进行无缝衔接。为管理者提供直观、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环保业务管理能力,综合管理与分析的决策能力。同时根据业务应用的不同,对数据进行横向的层次划分,通过应用人员层次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纵向的层次划分,明晰信息的脉络,方便数据的管理。
根据污染物来源建立工业园区的网格化监控系统,区域网格化监控系统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的方式,按照“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理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网格化监控平台,应用、整合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在全面掌握、分析污染源排放、气象因素的基础之上,采用基于高斯算法模型进行开发。实时统计各厂区、监测点的监测设备数据,并根据各监测点的排放情况及其气象条件,来分析与推测区域内整体的排放情况。实现对VOCs排放区域整体监控,污染物扩散趋势推算,排放源解析等功能,同时结合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图表系统等先进技术,整合、共享、开发,建立全面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区域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控制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等综合管理,为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辅助管理决策。
ISweek工采网代理的英国Alphasense公司的PID传感器产品PID-A1,PID-AH,其产品精度和分辨率高,可以有效的检测VOC浓度,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检测、石油化工、室内空气检测等。
责任编辑:Ct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