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录播教室的所有应用方案介绍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随着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学录播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那,教学录播教室应用方案有哪些呢?往下看看便知。

一、教育录播的现状

现有录播解决方案主要针对单间精品录播应用,价格高,可扩展性及管理性差,难于应用于难以在普通多媒体录播教室大规模应用和普及。

传统人员拍摄的方式很难满足大规模视频课程资源建设的需要。

通常手段采集VGA信号,清晰度、帧率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后期编辑费时费力,周期长、效率低。

二、教育录播的问题

缺乏低成本、高效率、适合融入常态化教学的资源建设手段;

资源建设以评比、达标、精品为导向,而不是教育资源的真正使用者——学生。

外购或通用教学资源难以符合本区域的实际需求。

教学录播教室应用方案

随着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学录播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多间普通多媒体录播教室建设越来越多,单间精品课程录播教室建设仍有很大比重,移动便携录播应用更加广泛。作为业内领先的可视化信息记录与传播的产品和应用方案的提供商,拥有丰富多样化的录播产品线和贴合不同用户的教育行业录播应用方案,聚焦“知识的记录与传播”,以“学生为教学资源建设的导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适合融入常态化教学的资源建设手段,有效解决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成、传播和管理的难题,可满足各级教育部门和培训机构对于教育录播的不同需求,使优质的课程资源得到记录与共享,必将有力推动教学资源建设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教育均衡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普通多媒体录播教室应用方案

普通多媒体录播教室需求特点:教室数量多,可满足大规模的课程录制需要,要求设备性能稳定,能长期无故障工作。成本低,投入少,便于扩展。录制设备集中管理,录像文件集中存储。实现多媒体教室的可视化管理。

普通多媒体录播教室由于数量较多,建议采用分布式录播系统,教室内部署编码器采集教师、学生、PPT图像信号,编码器将采集的图像编码压缩后通过网络发送给中心机房的录播服务器。录播服务器接收到所有教室的编码信号,对每间教室内的信号进行组合录制,录制的同时可在网络上做课程直播也可同时将录制文件存储于网络存储(IP-SAN)中。

媒体中心服务器负责对课程分类、归档,课后学生可按课程、教室、教师等信息检索相关课程课件点播学习,学习中可对课程疑问留言、对课程评价打分。校领导或教师亦可登陆媒体中心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对其他教师的课程进行观看、评价、指导等。

教师、学生可在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通过校园网登录媒体中心点播课程自主学习。

教学监控中心设置大屏幕电视墙,监控主机解码输出全校教室内的图像,专家、领导可在监控中心掌握全校教学情况。

通过教育网或城域网,教委、区县教育局可通过网络客户端实时观看学校内教学情况,对教学质量作直观评估。

单间精品课程录播教室应用方案

精品课程录播教室需求特点:用于精品课程录制,以及示范教学工作,教室数量相对较少;对视频信号、VGA信号、声音信号采集质量要求较高。常态化教学,教师和学生均不需佩戴和操作任何设备。智能化录播,支持无人值守情况下的全自动课程录制。

单间精品课程教室推荐使用模块化录播一体机实现课程录播。该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教师、学生、PPT图像信号的输入、采集、编码及组合录制。录播一体机录制的同时可支持网络直播,其他教室、校区的学生可通过网络收看课程直播。

教师、学生采用图像跟踪拍摄方式,分为教师自动跟踪系统和学生自动跟踪系统。可以智能判别老师和学生的位置,并引入“防抖技术”,使得教师在可预见的范围内小幅移动时,自动跟踪系统仍能保持摄像头的稳定不动,在高质量完成跟踪的同时,拍摄减少摄像头的频繁转动。

移动录播应用方案

移动编写录播需求特点:用于临时搭建录播环境,要求小巧,便携式的录播一体机。接口支持通用视音频采集设备,本地录制的同时,支持网络在线直播。

建议采用录播一体机(高清、标清)针对移动运用、报告厅会议室运用。

相对于其它常见录播一体机动辄4U,19英寸的庞大体积,REACH多媒体录播一体机采用自主研发的硬件平台,稳定可靠,同时体积大大缩小,占用空间更少,易于携带,非常方便在各种移动环境下的会议、报告录播使用。

教育行业录播应用方案

一、应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初步完善,目前教育信息化已逐步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以应用和资源建设为主的阶段。

重视资源建设成为一种教育行业的共识,但是目前,教学资源的建设状况都不容乐观。

资源静态,内容陈旧;产品雷同,有效资源缺乏;产品与产品不能共享,资源建设的信息孤岛现象越来越严重…。

基于多年来的教育行业产品研发经验,以及对国内外教育行业的需求调研和产品实践经验,认为导致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

●缺乏低成本、高效率、适合融入常态化教学的资源建设手段;

●资源建设以评比、达标、精品为导向,而不是教育资源的真正使用者——学生。

以“课易录-多媒体录播系统”为核心的教育行业录播解决方案,聚焦“知识的记录与传播”,以“学生为教学资源建设的导向”,为教育机构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适合融入常态化教学的资源建设手段,有效解决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生成、传播和管理的难题,必将有力推动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资源建设。

二、应用方案

2.1系统组成

教育行业录播整体应用方案可划分为4个功能模块:

(1)、多媒体教室——信号采集功能模块:负责多媒体教室内可视信号及声音采集编码,并通过IP网络传送给机房内多媒体录播服务器,主要设备为信号编码器,如视音频编码器、VGA编码器、高清编码器。

(2)、机房——信号处理功能模块:负责多媒体教室内编码器传送来的信号处理,实现录制、直播、点播等功能,并通过IP网络传送给机房内的多媒体录播服务器。主要设备为多媒体录播服务器,以及多媒体录播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可选)。

(3)、教室/办公室/家庭——客户端功能模块:用户在教室、办公室、家庭都可以通过网络使用IE浏览器登录多媒体录播服务器或REACHTMP,采用组播、单播或点播等多种方式实时或事后接收直播或点播内容。系统支持多级用户访问权限,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灵活多样的窗口显示模式:用户在观看时可任意拖动交换两个窗口位置、双击全屏观看感兴趣的窗口内容,充分满足用户的学习自主性。

客户端文字交互:系统在实时直播时支持客户端间的文字交互功能,用户在观看直播的同时可以与主讲人及其它观看直播的用户进行文字交流,文字交互功能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满足远程教学、培训、讲座中交流互动的需要。

(4)、控制室——管理功能模块:为系统管理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管理控制方式和管理工具,方便系统管理人员对录播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在控制室或可访问校园网的任意地点都可以进行系统管理。

2.2应用模式

课易录-多媒体录播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组合及扩展非常灵活,用户可根据需要动态地进行系统部署,可很好地满足教育行业用户在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及应用规模下的录播需要。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应用模式:

(1)、基本应用模式(单服务器:单编码器)

在基础应用模式中,系统中配置一台多媒体录播服务器和一套编码器,编码器可根据需要移动到校园网内任何一间需要教学录播的教室内,实现一间教室内教学实况的录制和直播,即时生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基础应用模式适合规模较小的中小学等普教学校使用,用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直播,培训会议录制等。

(2)、增强应用模式(单服务器:多编码器)

在增强应用模式中,系统中配置一台多媒体录播服务器和多套编码器。编码器可分别固定安装多个多媒体教室内。系统也配置教室可视信号管理平台,可安装在控制室和领导办公室内。通过教室可视信号管理平台,系统管理人员和领导可以在自己的PC上集中的观看到所有教室内教学的情况,实现电子监考、教学评估,教学指导等功能。录制直播教学时,系统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控制服务器连接到相应教室的编码器进行录制直播。增强应用模式适合规模较大的中小学以及高校使用,用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直播,培训会议录制、电子监控、教学评估等。

(3)、扩展应用模式(多服务器:多编码器)

扩展应用模式在增强应用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录播服务器和编码器的数量(或使用高型号多媒体录播服务器),可同时实现多个教室内教学实况的同步录制直播。为便于用户管理维护及访问分散的录播设备及教学资源,系统中部署了多媒体录播系统综合管理平台。扩展应用模式适合高等院校或条件较好的中小学使用,用于精品课程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直播,培训会议讲座录制直播、电子监控、教学评估、微格教学等。

(4)、移动录播应用模式(多媒体录播一体机)

针对在报告厅、阶梯教室、甚至学校操场等一些不具备网络传送条件的场景下的教学、报告录播需要,可采用多媒体录播一体机实现。多媒体录播一体机体积非常小巧,便于携带,适合移动录播使用。

(5)、全自动录播工作模式

以往传统的一些全自动录播产品通常存在以下弊端:

●简单机械的信号切换策略:系统在录制课件时通常按照鼠标动作静止时间对视频和计算机屏幕信号进行切换,在老师长时间对重点课件内容进行讲解时,录制内容反而会切换成视频而不是播放的PPT等课件内容,这类录像文件没有把握教学的真正重点,学生观看这类录像的学习效果也不好。

●大规模的授课教师培训:很多所谓的“全自动录播系统”其实是把录播的操作交给了授课老师而不是系统管理人员,所以这类的全自动录播系统投入使用前通常要对所有可能用到系统的的授课教师进行大规模的培训,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由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操作常常会影响到教学本身。

为满足用户的全自动录播需求,同时避免上述问题,并在前面所属的各种应用模式

均可采用全自动录播工作模式,全自动录播工作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教师自动跟踪摄像系统

在教学录播时,实现教师自动跟踪摄像是全自动录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REACH自动

跟踪摄像系统采用优化的红外跟踪技术,避免了传统红外跟踪易受干扰的确定,同时避免了采用超声波定位跟踪中的超声波的机械效应、空化作用、热效应、化学效应等对人体的危害。

REACH自动跟踪摄像系统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控制、通信和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精密智能化声像采集控制设备。它由红外目标自动锁定装置、一体化球形摄像机、图象和语音传播系统等部分组成。红外目标自动锁定系统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摄像机、目标传感器、高速DSP数字图像处理器等部分构成。高速DSP数字图像处理器采集红外摄像机图象,利用算法,计算出跟踪目标的运动方向、速度和位置信息,传给一体化球形摄像机,控制一体化球形摄像机锁定跟踪目标;同时将图像采集传输到信号编码器等设备。一体化球形摄像机由两自由度精密机械传动装置、一体化摄像机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语音传播系统由无线麦克风和无线语音接收器组成。无线语音接收器将无线麦克风的音频信号放大传输给音箱、电脑等语音接收处理设备,进行传播和录制。

整个系统无需后台人员服务与控制,只需授课教师佩带领夹式无线麦克风,就能实现自动锁定跟踪目标、无线语音传输等功能,非常适合教学录播等场合使用。

●根据课程表预定录播任务,无须授课教师任何操作

由系统管理人员在录播系统的WEB界面上根据需要录制的课程表预定录播任务即可,到达指定时刻后由系统自动开始和结束录播,无须系统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再进行任何操作,实现真正的全自动录播工作模式。也无须对授课教室再进行任何培训,完全适用于常态化的教学中。

●全面录制教学内容,录制的课件真正以学生观看学习为中心

全自动录播模式在录制课件支持老师图像、学生图像及课件内容的同步组合记录,

学生事后观看学习课件时,可自由拖放全屏观看感兴趣的窗口,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支持多流、单流单屏、单流多屏等多种模式录制课件,满足录制各种类型课件需要。

全自动录播模式录制课件时支持以多流、单流单屏、单流多屏等方式录制课件,生成课件可满足精品课程申报、教学评估、学生学习等各种应用和各类人群的观看需要。

责任编辑;z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