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人工智能这种科技传播吗

人工智能

636人已加入

描述

以往的科技传播,往往被一些科学家觉得太低端而不屑于介入。而对于媒体工作者而言,又往往因不专业而饱受公众诟病。如人文学者谈论人工智能往往止于伦理、法律及道德层面的讨论,无法深入科技细节及应用层面,总给人一种隔靴挠痒的感觉。

杨澜懂人工智能吗?

看到这部新作《人工智能真的来了》,许多朋友可能不约而同地都会萌生这样的疑问。或许这也是传统科学观影响下人们心中固执的、隐隐的困惑。事实上,这种“思维应激”背后折射的不过是社会公众对科技传播的一种误解。通常,人们总是觉得谈论前沿科技是科学家或技术专家的专利,其他人等都没有资格参与深入对话。应该说,在科学技术日益告别意识形态的时代,上述这种思维与思想已然落伍。通读完《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一书,想必你会更加认可这一观点。可以讲,该书在社会公众与科技前沿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该书作者及其团队在2016年走访了全球三十多家顶尖科研机构和实验室,采访了八十余位业内专家。在作品中,不仅有采访手记与精美插图,还有相关链接,全方位展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前沿动态。具体而言,从科技传播的角度来看,该书有如下三个特点:

其一,有温度的科技传播。科学家搞科技传播,就怕干瘪瘪地讲科技知识、应用及产业等,总之,在牛顿范式影响下,将科技与各种“力”关联起来,无论是生产力还是战斗力,总之,一上来就给人一种略显功利的感觉。而其实,科技创新背后是有鲜活的人介入的,有人就有故事,就应该有温度。在《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一书的阅读中,我们就能不时地感受到这种温度。

比如,对于“计算机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作者及团队实地考察了当年阿兰·图灵创造“炸弹解密机”的英国布莱切利庄园后,不仅详细追述了曾经战火纷飞的岁月中那段惊心动魄的战争往事,而且对图灵短暂而多舛的命运有一份独特的感怀——“天才,领先于时代,常常受到误解、非议甚至排斥,这并不罕见。。。.。。.我在想,如果图灵在战后能够因其卓越贡献受到应有的嘉奖,他还会在数年后因同性恋被判有罪并处以羞辱的化学‘去势’疗法,而选择在1954年6月7日用一只浸染过氰化物的苹果结束自己年仅41岁的生命吗?如果让他在被追认为‘计算机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与有尊严地生活之间做出选择,他会怎么选?人类总是在事后好不吝惜溢美之词,将受迫害者奉为神圣,却不能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给一点好脸色。这样的人类‘智能’,也够让人无语的。”而对于未来人机共处的时代,在“摊开你的掌心”一节中,作者也展开了富有人文气息的追问:“人和机器进行分工并共存协作,这是制造业比较理想的环境,但的确只有少数的人需要留下来维护、操纵或者管理机器,丢了饭碗的人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社会问题。机器触摸不出我们手心的温度,人类也不希望感受机器金属材质的冰冷冷的‘手’带来的寒意。”

其二,有深度的科技传播。客观地讲,人工智能所涉及的前沿问题,无论是人工神经网络,还是机器深度学习,都不是科技传播容易讲明白的事。略知皮毛可以,但真正要深入了解这些前沿科技的进展细节及应用前景,还是需要做一番功课的。《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一书带给读者阅读愉悦感的地方恰恰在于,相关科技前沿的介绍通过全球范围内领域顶尖专家的讲述体现出了专业性,表述比较准确。这一点对一部科技传播作品而言,往往是容易被忽视但同时也是最容易“破相”的地方。

比如,在讨论到深度学习之时,一般的人工智能图书也就是简要一带而过。而在这里,先是“卷积神经网络之父”、深度学习领袖人物之一的杨·乐昆(Yann LeCun)教授对深度学习概念进行了专业界定,然后指出深度学习的核心计算模型是“人工神经网络”,而杨·乐昆所研究的“卷积神经网络”是人工神经网络最主要的一种升华。接下来详细追溯了其在这条科研道路上不懈探索的过程。最后引用“谷歌大脑”创始人吴恩达的一句比喻来阐述深度学习到底是什么——“深度学习就像是建造火箭,如果你想造火箭,怎么做?太空火箭是个巨大的引擎,同样需要很多燃料。如果引擎太小或燃料不够,火箭哪儿都去不了。火箭引擎就是我们必须要训练的电脑,以及神经网络,燃料就是大数据,两者结合,火箭才能越飞越远。”显然,这样的科技传播话语由于来自一线的采访手记,有必需的专业深度又不失可阅读性。

其三,有浓度的科技传播。面对一个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时代,社会公众都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进展充满好奇,也对诸如“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AlphaGo战胜李世石九段以及IBM Watson在《危险边缘》中战胜人类智力竞答冠军等人机大战相关新闻耳熟能详,但对于这些人类重大科技进展之间的关联性、承继性及延展性却不无陌生,对于其间发生的无数精彩纷呈而又妙趣横生的科研故事就更鲜有挖掘。如果这个工作没有人去做,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拼图就缺少了应有的色彩,社会公众在科技传播末端所感知到了科技气息就缺少了应有的浓度,如此,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正是就这个意义而言,《人工智能真的来了》在科技前沿与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桥梁,书中不时出现的或这样或那样的小插曲,为相关的科技理性注入了人文浓度。如在采访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李飞飞教授时,从相关链接中得知,李飞飞还创办了世界上唯一的只面对女学生的人工智能夏令营。她将参加夏令营学生的年龄段选择在高中,因为她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思考大问题,她希望让这些女孩接触一些人工智能领域最领先、最顶级的科技。“在李飞飞看来,有更多的女性进入到科技研究领域,不仅是性别平等,同时也是让女性把对人文的关怀带入到科技的发展中,给科技以灵魂,给科技一颗有温度的心。”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各种民用的、军用的先进机器人,帮助人们了解人工智能前沿动态,并对其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追思。

伴随着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召开,以及商业资本逐渐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炒作概念,许多人呼吁,是要给人工智能降温的时候了。其实,并不尽然。中国目前的人工智能热度还不够,不是要降温,而是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士来介入,做好科技研发、应用及传播工作,尤其需要跨学科的关注、对话及畅想,或者以类似DARPA机器人挑战赛

一样的形式,开展互动性、尖端性及开放性的科技传播活动。

在书中,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有这样一句话:“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学一定要跟上。每一次工业发展,我们都得有社会总体思考——不管是政治家也好,法律制定者也好,哲学家也好,教育家也好。希望人工智能可以调动整个社会的一场对话。”我觉得,李飞飞讲得很到位,说到底,人类发展科技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因此,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蓬勃发展之际,通过有效的科技传播让整个社会更好地理解科技,其实也是帮助人类洞察自身未来的最好方式。

更何况,在信息时代,所有领域都面临着与公众对接的问题,当我们经常感叹社会的商业娱乐过度扩张引发“娱乐至死”危机的时候,其实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让类似科技主题的异质深度报道介入公共传媒领域与商业娱乐竞争,毕竟单纯的抱怨与批评商业娱乐的无序浸染,对社会传播生态的改变作用并不明显,商业娱乐背后其实是强大的资本力量在扩张。《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一书背后有《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和《人工智能真的来了》系列视频短片,这种视频节目与纸质图书相互配合,另加专业媒体团队介入在科技领域进行深度报道的做法,似乎是信息时代开展优质化科技传播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ct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