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必选和深圳市公安局联合打造出了全国首个5G机器人

机器人

532人已加入

描述

农历除夕。当天上午9点,达闼科技紧急召开了抗疫视频电话会议,最初参加的只有5个人,到中午12点半时,在线的已经超过了50人,来自北京、深圳、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1月24日我们成立了项目组,在已有产品线的基础上,针对医院、隔离点等特殊场景进行定向开发。”达闼科技副总裁兼CMO葛颀表示,截至3月16日,在全国20多个省份近30家单位,达闼科技的5G云端智能机器人已经部署了200多台,“我们的清洁消毒机器人,每小时能扫1000~1200平方米,送药机器人每天能够运送26次物品。”

其实,达闼科技积极研发部署智能机器人投入抗疫一线,只是科技抗疫的一个缩影。日前,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发起召开的“科技防疫优秀案例线上分享座谈会”上,从社会安防到智能医疗,从智能制造到电商O2O,与会企业所分享的一个个最美机器人逆行者案例,展示了科技抗疫的力量,也使之成为此次疫情防控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他们也是逆行者

在深圳鹤洲检查站,义警“黄田田”堪称明星警察。它是优必选科技和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5G机器人,在高速检查站担任义警,配合警方全天24小时提醒过往司机提前扫码登记,同时进行疫情广播宣传,减轻警力压力。“按照6个小时一班警力部署,一天24小时,‘黄田田’可以帮警方节省4个警力。”优必选科技CBO谭旻说。据介绍,短短20天里,优必选科技20多个部门的150多名员工参加了科技抗疫。

在有关武汉疫情的新闻报道中,雷神山、火神山、金银潭几个词频繁出现,而这几家重点医院均应用了坎德拉科技研制的消毒杀菌机器人。营销总监冯希龙表示,2月1日,公司高层召开会议后,就开始为雷神山、火神山、金银潭几家医院专门研发消毒杀菌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2月5日,坎德拉科技研发的第一批消毒杀菌机器人就到了雷神山和火神山。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白衣执甲的医护工作者是勇敢的逆行者,而许多科技人员则无畏地结伴同行。

上海钛米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针对医疗场景提供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1月20日,武汉市的一家医院紧急联系上海钛米机器人有限公司,希望后者提供部署消毒机器人。尽管当时很多物流企业都停业了,但公司领导毅然包车,带着10台消毒机器人和相关技术人员赶往武汉。钛米机器人市场经理陈惟祺说:“我们目前累计已向100多家医院提供各类机器人产品,其中包括武汉协和、武汉中心医院、上海仁济和儿童医学中心等医院。”

抗疫推动科技应用

在武汉的方舱医院中,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显得与众不同。作为达闼科技联合中国移动、中国普天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智能方舱医院”,它以智能设备为基础,4G和5G网络为支撑,通过数字化运营、医生护士的人机协作,实现与病人的交互。通过智能床垫、物联网手环,智能“大脑”能够及时掌握病人和医生护士的生理指标信息,如血氧饱和度、温度等,真正实现智能的信息化管理。

据葛颀介绍,在智能方舱医院里,医院护理类的工作,如测温、巡逻、清洁、送药、陪护等都由机器人完成,通过一个统一集中的医疗管理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管理、控制和调度各种机器人。“我们捐赠了六大类12套智能机器人产品,并统筹负责‘智能方舱’项目的建设和交付,所有设备3天之内交付,1周内完成调试上线。”葛欣透露,由于武汉洪山体育馆智能方舱医院运行良好,湖北省有关部门要求达闼科技进一步将智能方舱医院项目模块化、模板化,以便系统提高医院的运营水平。

在科技抗疫中通过展示企业先进的技术水平,从而赢得市场认可的不止达闼科技。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深度学习的优化实现了CNN的模型Shufflenet在边缘计算上的有效融合,通过一个不大的“盒子”就能集成以前服务器、大平台所拥有的性能,从而实现了平台的快速部署。“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在全国落地,近期国外疫情加剧,我们在中东、东南亚地区,以及欧洲部分地区都有相应的场景落地和应用,未来在支持国际抗疫中可能将得到更大的订单。”旷视科技副总裁陈雪松表示,中国的技术不仅要应用于中国自身,也要走向世界。

作为一家专注于人脸识别的AI公司,旷视科技研发的测温产品可谓是监测利器——产品延时低,测量速度快,每秒15人可同时测温,识别速度小于0.5秒。特别是口罩遮挡模式,可快速对佩戴口罩的人准确测温,戴口罩人脸检出率高达98%。陈雪松介绍,旷视科技的测温平台实现了基于人脸、人体、体温相关数据的融合。在口罩识别方面,主要有口罩预警和口罩通行两种功能:前者在发现识别对象没有佩戴口罩后可自动报警;后者主要应用于一些企事业单位,即使识别对象戴着口罩也能识别出是否是本单位的人。

坦率地说,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些先进技术和产品快速应用于抗疫一线,其中也包括机器人。“抗疫推动了机器人行业走上前线,让服务机器人提前了3~5年在公众面前展示。”展望未来的市场,谭旻认为,在未来两三年,医疗、医护产业,乃至整个公共事务领域,将是服务机器人应用的市场重点。

产业链需全面发力

得益于更多的服务机器人应用于抗疫的不同场景,机器人从业者对行业发展的瓶颈和困难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上海仙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核心是移动机器人的控制和调度,针对机器人部署推出了一站式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公司市场总监杨丽认为,移动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主要难点是在行业标准多、从业人员需要学习的情况下,如何尽快实现与医院数据的对接。

九号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独角兽企业,产品定位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务智能机器人。公司商务总监修陶钧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在对机器人的监管上,它是车还是人?如果是车的话,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在法律责任的判定上,它是一个法律责任主体,还是只是一个交通工具?面对多机器人并行标准不清晰的现状,如何实现多品牌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应用于同一场景?

对于5G及新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机器人行业寄予了厚望。修陶钧认为,5G和云计算应用于机器人,有利于提高半智能或半自动机器人对服务及时响应和反馈的速度。

机器人作为商品,除了产品的实际应用性能,成本问题同样不容回避。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树生直言要“降低机器人产品的成本”,除了要降低原材料的成本,还要争取“成本与功能达到最佳匹配”,因为产品功能做得多,就可能导致成本增加。“另外,我们还要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比如说降低能耗等级,降低耗材的消耗,提高免维护特性。”他说。

杨丽坦言,目前机器人的价格还比较高,实施成本比较高,因此要整合整个产业链,一方面,要加速机器人技术的更新迭代;另一方面,要降低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从而降低最终的应用成本,推动机器人在更大范围的应用。
责任编辑;z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