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与微处理器芯片并行发展的是半导体存贮器。1K位动态随机在贮器最出现于1970。所谓1K位就是1024位的简称。1973年又出现了4K位随机存贮器,也属于动态的。另一类存贮器是静态存贮器。静态存贮器所存储的信息是非易失性的,它存储每位的基本电路所需的晶体管数目一般六倍于动态存贮器,因此,静态存贮器的容量总要低于动态存器。
当1976~1977年出现16位动态存贮器时,静态存贮器的最大量才达到4K位;当1980~1981年出现64K位动态存贮器时,静态存贮器才达到16K位。1982年,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宣布造出256K位动态存贮器,莫托罗拉公司接着也生产出256K位动态存贮器,他们采用多晶硅技术,将元件的线宽推进到2微米的水平。
日本也不示弱,日本电气公司很快就将他们生产的256K位的存贮器投入了国际市场。有文献报道,日本在1984年底已制造出512K位的存贮器,是截至目前为止容量最大的存贮器。日本早已宣称,他们拥有生产1兆位随机存贮器的能力。1兆位意味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的三极管数目必须超过百万大关。
在集成电路诞生初期,设备制造者还未发现集成电路的价值。他们觉得用分离元件制造电子设备所花的造价比用集成电路还低,原因在于当时还没有足够多的通用集成电路。这样一来,尽管集成电路具有比分离元件的制造费用低的优点,但还不足以抵消电子设备制造费用高的缺点。这里涉及着概念上的障碍,即用户是否已经认识到集成电路本身就是一种基本功能元件。
人们总是希望将复杂的东西化为几种基本的东西的组合,或希望只有几个基本的东西,并用它们来进行积木式地组合以产生各种复杂的东西,正如几十万个英文单词由二十六个字母组合而成那样。这种愿望符合西方传统的分析习惯。集成电路的出现,无疑会给人们提出新的问题:集成电路是否会破坏这种传统的分析习惯。历史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随着通用集成电路的规范化、工程师们就逐渐习惯了把集成电路当作元件使用,用它们来组合成各种专用电子线路,正如用常用简单单词来组合复合词那样。
这就是说,人们已经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上继续发挥了传统的分析方法。这一概念上的进展就为推广使用集成电路提供了最基本的信念。石英电子手表和电子计算器市场的开拓说明了这种情况。在这两种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集成电路是最基本不过的元件。1976年全世界的电子计算器和电子手表的产量分别为6,000万个和2,400万个。到了1979年,电子计算器的总产量就上升为7,500万个,电子手表的产量猛增到一亿零四百万只,已占所有手表产量的37%。美国和日本是最大的电子手表产销国,日本的产量将近等于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集成电路发展的早期,芯片的设计者们只能根据用户提出的参数要求进行设计。现在,他们借助于小型计算机可以设计出可编程计算机芯片。在设计过程中,他们必须顾及硬件和软件。这个时代的集成电路的设计者不懂软件是不行的,他们设计集成电路不再只从参数出发,而必须根据系统的原理。
因此可以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技术革命,首先是从半导体工业内部发生的。可编程芯片已经越来越复杂,设计周期往往超过了数十人年、甚至数百人年。现在,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成十倍、甚至成百倍地降低设计工作量,因而也就成十倍、甚至成百倍地降低了程序芯片的价格。以16位微处理器芯片为例,它在七十年末的平均价格已经降至30美元,相当于五十年代中期一只硅三极管的价格。
(责任编辑:fqj)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