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
(文章来源:全时云会议)
在疫情严重的阶段,医院资源紧张,远程医疗便成为当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止减少了医患间的感染风险,也能让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医疗帮助。实际上,远程医疗发展已久,在技术上以医学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等手段为主,在内容上可以分为远程诊断、远程手术指导、远程监护等。
这次疫情让“远程医疗”备受关注,许多医院都开设了最基础的专家远程咨询服务。然而,在成熟的医疗平台上组建一个多学科协作的会诊中心是一件事,以会诊中心作为主营业务去公司化经营却是另外一件事。
在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做了十多年的主任医生和教授何怡华,是国内最擅长胎儿及成人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脏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医生之一。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创业的一个小高潮,何怡华在那一年创建了【怡华胎儿心脏远程医疗咨询中心】,是一个围绕胎儿心脏病管理的网络化会诊平台,项目得到了政府资本的青睐,何怡华“无心插柳”的成为这场创业热潮中的一员。
说起来,与那两年典型涌现的创业大军不同,何怡华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既没有“风口理论”,也没有精美的PPT和励志故事,完全是【非典型被迫创业】:“我们是北京市科委三产投资的,北京有很多行业都在做产学研成果转化,当时医疗领域的很多项目还在先期研发阶段,市里又想推进这个领域,所以就选了我这个项目成立了公司。”
怡华远程医疗专注的先心病是一个高致残、高致死的疾病,从2005年算起,至今十多年里先心病一直位于我国胎儿出生缺陷之首,数据显示,在100例出生缺陷中,就有近70例是先天性心脏病,然而,全国有能力做胎儿心脏产前诊断和管理的医疗机构却不超过10家。
目前在国内,即便诊断准确,那些存在先天缺陷的胎儿家庭也很难找到权威机构找到出生救治的临床路径。在医疗资源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偏远山区出生的缺陷胎儿往往最难得到好的预后资源支持,导致贫困和偏远地区的检出率低、发病率更高、死亡率也更高。
2013年何怡华在一次海外留学者援藏活动中到访梅里雪山脚下迪庆自治州德钦县。她发现,这个距离香格里拉180多公里的地方,交通状况很差,医疗硬件条件很有限,却有一间房间被作为“远程诊室”。当地卫计委官员解释,来援藏的医护志愿者每年只能在当地停留很短的时间,他们希望通过远程诊疗室获得外部医疗资源的长期支持,但由于硬件条件很差,远程诊疗室并没有真正被使用起来。
“并不是说我想去做什么,而是我们恰好站在了临床需求点上。”对于何怡华来说,做这件事最大驱动力是她眼中医疗现状和庞大的临床需求。怡华远程医疗的服务流程是,患者在网上预约、在线支付成功后会得到就诊通知,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内被接入远程网络会诊中心,最后得到专家会诊结果和救治方案建议。
在这个简单的就诊流程后面,每一步都需要技术支持。“我一直都是一个医生专家,除了临床技术,软硬件的研发、商业模式运营都不是我的强项,需要联合各方的力量。”彼时何怡华必须马上解决的难题是技术,技术上最大的难题来自影像资料。
胎儿心脏的影像资料大多是动态图像,要想让图像不损耗的情况下从当地医院传到会诊平台上,需要专业的传输系统。按照市场行情,这样的系统单硬件安装就需要至少20万人民币一套,免费投放这个传输系统到各地医院是一笔无法想象的成本支出。
何怡华因偶然的机缘结识了做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起家的全时公司创始人陈学军。陈学军对远程医疗一直有着解不开的情结,他认为,“开会”解决的是官僚机构的效率问题,医疗则能够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意义更甚。基于对远程医疗这件事的认同,陈学军和何怡华一拍即合,全时根据何怡华对数据和影像资料的要求、费用接受能力,专门定制了一个“盒子”,解决了何怡华最苦恼的技术传输问题。
除此之外,因为每个医院的hiss系统出于安全考虑不能连接外网,而远程医疗完全离不开外网,全时还帮何怡华专门定制了一个网络开关,让医院的外网和内网并联传输,保证了所有参与会诊的专家和当地医院都能够在合规下进行远程会诊。
为了让远程医疗平台上所有提供服务的人都能持续参与,怡华远程医疗中心设定, 所有参与会诊的专家都能获得一点点劳动回报,而那些帮助患者提供影像资料上传的当地医生也将从中获得一定劳动报酬。这个商业模式很像共享经济模式下每个人通过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获得额外收入,但事实上,以这些专家在他们各自领域中的影响力和价值计算,通过在远程会诊中心上获得的劳动收入微乎其微。
(责任编辑:fqj)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