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搭载载人潜水器测试成功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化所”)主导研发的三种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工程样机,在深海勇士号/探索一号TS16南海科考航次中,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先后进行11次水下试验,最大潜深达3497.6米。这是我国首套该类型的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其中深海原位微生物荧光传感器是国际首套该类型仪器。

系列传感器包括深海原位叶绿素荧光传感器、深海原位微生物荧光传感器和深海原位多环芳烃荧光传感器,由中科院大化所与中科院深海所共同研制。其中,大化所主要负责荧光传感器芯、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等方面研究,深海所负责耐压水密封外壳的研发和海试。该设备的研发成功是我国在深海极端条件下应用的原位荧光探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此前,经中科院深海所测试,三种传感器均通过净水压力试验,最大工作深度均为4500米。本航次海试过程中,深海原位叶绿素荧光传感器共进行了5潜次海底试验,最大试验深度为3497.6米;多环芳烃荧光传感器共进行3潜次海底试验,最大试验深度为3340.0米;微生物荧光传感器共进行3潜次海底试验,最大试验深度为2371.4米。

勘探过程中,该系列传感器分别测量了南海海水中从海平面到海底整个剖面的原位探测深海中的叶绿素a、微生物和多环芳烃的浓度。其中,原位探测深海中的叶绿素a浓度是反映深海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或现存量,微生物浓度是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衍生的经济价值,多环芳烃浓度则对勘探海底原油溢油具有重要的能源勘探价值。这些数据为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