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发现太阳暗条触发和物质转移机制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太阳活动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记者16日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团组近期对太阳相关活动区的暗条爆发作详细研究后,发现了太阳暗条触发和物质转移机制。

NVST观测到暗条爆发过程及其束缚暗条的磁场结构,黄色和青色线为势场外推的磁场结构。(图片来源:中科院云南天文台)

太阳暗条悬浮在高温稀薄太阳日冕大气中,由相对低温和高密度等离子体和相应支撑的磁场结构组成。通常暗条的等离子体比周围日冕环境温度低100倍,密度高100倍。在观测上,出现在太阳边缘由于背景辐射很弱而呈现出比较亮的发射结构,被称为日珥;而在日面观测中表现为位于光球磁场极性反转线上的暗黑狭长的特征,称为暗条。暗条和日珥为同一活动体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称呼。

暗条本质上是磁场结构和等离子体组成的一个活动体,暗条自身和周围日冕环境的磁场位形对其形成、结构、稳定和爆发起决定性的作用。暗条爆发与其他太阳爆发活动和空间灾害性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暗条研究一直是太阳物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闫晓理等人利用抚仙湖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Ha 数据与 SDO卫星多波段图像数据和磁场数据,研究了太阳活动区NOAA 12740中一个失败暗条爆发的详细过程。通过分析光球层磁场的变化,他们发现该暗条的触发机制是暗条下方连续的小尺度偶极场浮现和暗条自身磁场重联导致的。暗条的爆发过程与经典的太阳爆发模型不同的是,在暗条爆发过程中,暗条的磁场结构与其上方的束缚场发生了重联,一部分暗条物质被输送到上方束缚场,并沿束缚场下落到束缚场的足跟部。此外,暗条爆发过程中与大尺度的暗条通道发生重联,一部分暗条物质被输送到暗条通道里面,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暗条。

闫晓理研究员介绍,这些研究结果拓展了人们对暗条爆发过程的理解,发展了新的暗条爆发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