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商对汽车业非常悲观,欧洲和北美地区汽车产量同比骤降50%-70%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据外媒报道,投资商对汽车业非常悲观。作为传统车企,福特、雷诺和大众对技术的定位已经有些过时了,上述企业仍非常看重内燃机技术。然而,想凭借某项技术(如:内燃机技术)吃老本的想法,早就不合时宜了。

如今,汽车销量崩盘,内燃机业务的问题被彻底暴露出来,有近1000万汽车从业者在疫情期间面临这一残酷的现实。汽车业在对待电动车、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傲慢态度及资本配置的笨拙性表露无疑,未来该行业应当将目光放到长远的未来。

高管们表示,当下的情况要比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时好很多了,当时通用汽车等多家车企都因政府的“救市”措施才靠着救助度过了危机。如今,绝大多数公司的现金流和利润率都比当年好很多,就目前而言,总体情况还可以。

然而,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汽车产量同比骤降50%-70%,汽车公司的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当车企的运营产能不足时,公司亏钱的速度比较快。据杰富瑞(Jefferies)估计,仅今年第一季度,西方国家的八大车企可能就要烧掉逾500亿美元(约合3536.5亿元)。按照这个烧钱速度,恐怕到今年底,这类车企的资金将被耗尽。

此外,还有其他多种风险的存在。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出现,购车用户可能会拖欠车贷,而很多提供贷款的公司都是由车企旗下金融分支机构提供的。二手车的价值在持续下落,导致从事租赁业务的融资分支机构“伤亡惨重”。

通勤方面的人流量或将长期走低,尽管许多人已经开始从重返工作岗位,但中国的道路乘用车数量仍比疫情前的数量低了57%。这一情况有助于理解油价崩盘的原因。投资商纷纷感到不安,今年4月17日,福特以8.5-9.6%的高昂利率募集了80亿美元(约合565.84亿元)的贷款。特斯拉是唯一一家信心满满的公司,作为电动车领域的佼佼者,该公司今年的股价增幅高达64%。

对汽车业而言,碳排放量新规是否会对汽车业造成致命破坏?答案显而易见,随着汽车业的电气化转型,数百万的就业岗位存在风险,而大公司在汽车业投资方面所占比重高达60%,而电动车等环保技术在投资额中的比重在持续上升中,不适应就灭亡。

然而,风险依然存在,政府救济会导致车企僵化,不利于推动其现代化转型。如今,德国计划推出“旧车换现金”(cash for clunkers)补贴计划或将鼓励消费者购买尾气排放量较大的内燃机车。今年3月31日,美国放宽了排放法规,旨在为底特律三巨头提供便利。从短期看,新的补贴计划有利于向赋闲的工人们提供补贴。然而,若长期执行该计划,这将妨碍车企将其资源从传统的内燃机领域向新技术方面过渡。

汽车业应掌控自己的命运。车企需要在遵循新健康协议的前提下恢复工厂的运营,然后重新设计装配线并调整整体设计布局,为旗下工人提供健康测试。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型车企都纷纷重启部分工厂的运营,这并非是为了赚钱,但却能遏制短期的损失。

公司还应该避免无差别地大肆削减投资,规避2007-2009时的做派,当时这类公司将投资支出减少了29%。绝大多数车企通常绝大部分传统的内燃机车业务和一小部分亏钱的、快速增长的混动车和纯电动车业务。真正危险之处在于:某些公司可能会直接将后者直接砍了,拖慢了电池技术的研发进度及电动车型的上市时间。建议延迟派发股息、减少赔钱的海外风投及对传统领域的投资。

最重要的是实现业务整合。目前有太多的中型车企倾向于推动其全球化战略,在近年来也发生了多起并购案,如:吉利收购沃尔沃、FCA计划收购PSA。在全球范围内,仍有1000多家制造传统车辆的工厂。雷诺和日产也在努力维持脆弱的联盟关系,相较于协同效应,两家公司的纠葛有些一言难尽。车企应投资未来技术并注重强强联合,对汽车业而言,这才是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可同时兼顾气候、工人及投资商的利益。

责任编辑:gt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