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丽研发波长转换技术应用于非晶硅平板探测器中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近日,日本东丽公司(Toray Industries, Inc.)宣布开发出一种波长转换技术,使用荧光粉(phosphors)将X射线闪烁体(scintillator)的亮度提高约30%。利用该技术能更清晰地识别肺部疾病和其他疾病,同时减少X射线辐射剂量。东丽公司表示,会很快把这项技术投入商业化。

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由闪烁体(scintillator)和感光体(photosensor)组成,其中闪烁体将X射线转换成可见光,感光体将可见光转换成数字图像。

闪烁体具有几百微米厚的荧光层,可以吸收X射线并发光。

荧光层由CsI(碘化铯) 或GOS(硫氧化钆)组成。与CsI不同,GOS不需要长时间的沉积过程,因此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在X射线条件下,GOS非常稳定和耐用,但GOS不如CsI明亮,这是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

东丽公司通过改进并创新相关技术,得以提高了GOS闪烁体的亮度。这项工艺的核心在于独特的复合技术,可以混合“第二种荧光层”(second phosphor)。

采用第二种荧光层技术之后,350-400纳米之间的短波光能够转换成接近550纳米的长波光,而光电传感器对GOS发射光谱中350-400纳米的短波光灵敏度较低,对550纳米长波光则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采用新技术的闪烁体(左)和光波长转换示意图(右)

使用这种技术,荧光层“GOS-α”保留了GOS本身的优势(比如成本低、稳定性强以及GOS的高耐久性),与此同时,比类似厚度的传统荧光体提高了30%的亮度。

自2016年以来,东丽公司一直使用常规GOS技术批量生产医疗普放X射线闪烁体。该公司表示,希望通过新的“GOS-α”荧光层产品,进一步扩展X射线闪烁体业务。

此外,新技术还将与使用了东丽专利技术的像素闪烁体相结合,使图像锐化。

责任编辑:gt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