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需求的不断释放,给无人机带来了新的发展潮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智能制造网)

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求的不断释放,给我国无人机带来了一波新的发展潮。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病毒消杀、电力巡检、物流运输、交通执法等多方面的深入应用,不仅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无人机应用的实际价值,同时也推动了其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扩张。

在此背景下,消费级与工业级市场的不断开启,让民用无人机迎来了爆发的前夜。随着发展的持续升温,未来企业和资本市场对于民用无人机的青睐或将进一步加剧。同时,民用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制造和应用也将加速走向繁荣,潜在市场空间有望得以持续释放。

按照应用领域划分,无人机被分为了军用和民用两类。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的不断降低,消费级无人机大门的开启,让民用无人机开始崭露头角。在传统农业、工业、娱乐、电力、通信、救援、物流等领域,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的身影。

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无人机因为具有使用灵活、应用成本低且作业效率高的显著优势,因此能够代替人类完成一些枯燥或危险的任务,能够展现出显著“换人”价值。故而,不管是无人机企业、传统行业还是普通民众,都对无人机给予了高度青睐,行业消费需求与日俱增。

在此背景下,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单位已经超过了130余家,使用量也已经超过了15000架,民用无人机的种类日趋丰富。不仅是传统主流应用,现阶段诸如边境巡视、野生动物追踪、纪录片拍摄、航船物资运送、两极冰川观察、近海鲨鱼预警等小众应用也在日渐增多。

综合来看,当前民用无人机的主要应用是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和商业演出三方面。但与此同时,一些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物流应用、通信应用以及侧重专业化、小众化的细分领域应用也在加速崛起。未来,在飞控、传感等技术进一步升级下,可以预见其应用还将更为广泛。

不过,随着民用无人机应用的日渐多元和加快,其行业管理也在变得愈发麻烦。无人机种类与数量的增多,意味着无人机的使用也在增多,同时人们对不同无人机的具体使用也面临不同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就成为一道难题。

近年来,由无人机应用而引发的问题便不在少数,其中在安全方面的事故更是尤为引入关注!无人机不仅会因为接近一些军事目标、政府机关而威胁国家安全;同时也会因为偷拍、伤人、非法运输而破坏公共安全;此外“黑飞、扰航”等也容易影响飞行安全。

造成上述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一方面除了无人机应用和数量的增加外,另一方面最主要还是行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法规标准的缺失。与此同时,无人机管理成本的高企、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成熟和使用者相关知识与意识的缺失,也在一旁火上浇油。

因此,在当前我国民用无人机应用发展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弥补技术、监管与应用间的差距至关重要。只有让无人机生产技术和行业监管跟上市场应用的步伐,才能避免应用过程中各种乱象的滋生,才能给予无人机一个更加利于发展和成熟的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