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交通运输电气化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文章来源:千家网)

ChargePoint欧洲董事总经理Christopher Burghardt写道,随着该技术成为主流,电动汽车将在未来十年内改变交通的各个方面。如果2020年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那就是我们一度理所当然的一切都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头换面。正如我们所经历的那样,全球变化可能是突然的,意想不到的和令人迷惑的,但通常这却是完全可以预见的,这意味着它也是可控的。考虑一下城市与交通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

尽管城市地区仅占地球表面的2%,但它们的地球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占比却高达惊人的70%。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这些都是由公路运输产生的。预计在未来几十年中,城市人口将激增(从今天的42亿增加到2050年的67亿),维持现状简直是不可持续的。对于城市而言,应对如此巨大的挑战是艰巨的,但它正在发生并且比你可能意识到的更快。

世界各地的市政领导人都知道,依靠矿物燃料为乘用车、公共汽车、卡车和送货车队提供动力是行不通的,不仅对环境而且对公共卫生都是致命的。

在英国,运输造成80%的二氧化氮排放,这会造成空气污染,并与诸如呼吸系统疾病,某些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和状况相关。培养健康的人口是世界各地城市加速转向电动汽车(EV)的另一个原因,这是英国政府已确定的一步,计划在2050年实现“零成本”道路上实现了零排放,从而实现了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并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城市处于这场斗争的最前沿。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马德里、汉堡、罗马、布鲁塞尔和许多其他欧洲大都市都已实施计划,以限制或禁止城市中心的汽油和柴油燃烧汽车。

目前,总共有24个欧洲城市,累计人口超过6200万,他们承诺到2030年消除或严格限制内燃机汽车的使用。对化石燃料汽车的这类限制是主要汽车制造商面临的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电动汽车已经出现。汽车行业已经面临自动驾驶、互联网汽车、电动和共享出行趋势的冲击,因此,选择新能源技术已成为当前运输业巨变的一部分。

如今,欧洲有60种插电式电动汽车可供选择,并计划在2021年再增加214种。尽管这一数字可能会改变,但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制造商已在电动汽车上投资了数百亿英镑。因此,汽油价格暴涨的时代或将终结。

尽管由于新规定的影响,欧洲柴油车辆注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从总数的50%下降至仅36%,但当局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使公民搭乘电气化交通工具。他们必须以身作则。英国政府已承诺到2022年使自己车队的排放量达到25%的超低排放水平,并计划到2030年将插电式电动车纳入所有新车的采购中,以实现100%的超低排放。

伦敦通过与私营企业一起试行电动送货车队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传统车辆的更多的不足之处。由于特别设计的零排放货车的有效载荷量更大,因此他们每周能够多运送30%的包裹,从而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而且减少了交通拥堵。燃料成本也远低于柴油同类产品,降低了75%,并且由于智能网络充电解决方案提供的能源管理功能,使每公里能源消耗减少了五倍。

说到充电,伦敦目前是英国密度最高、最大的充电点(每十万居民中有近50个),其中每平方英里有36个。但是,必须建设更多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来鼓励电动汽车的大量采用。同时,为运输车队、出租车、共享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动力,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步淘汰,这些汽车将激增。

为了进一步鼓励人们转向电动汽车,可以采用多种补助计划,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可以申请一项补助计划,补助计划涵盖了与运营相关的大部分资本成本。与所有技术创新一样,即使性能有所提高,与电气化运输相关的成本也将继续下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内燃机相比,这种设计在160年的服役中仅实现了适度的升级。

由于规模效益的提高和电池技术的改进,即使其续驶里程有所提高,电动汽车也将在本世纪初达到与内燃机汽车同等的价格。车辆和充电解决方案的云更新意味着城市将能够比过去更快、更经济地扩展交通电气化。很快,城市将不再受到电动汽车的限制。未来十年中,预计除了公共巴士、重型和轻型卡车以及各种专用车队车辆以外,还将在市场上销售数百种乘用电池电动车。在这十年内,几乎每种应用都将有一个电气化运输方案的选择。

电动汽车将以明显和无法预料的方式完全改变当前的交通运输模式。随着城市电动公共交通和运输车队的增长,拼车服务也将增加。诸如移动应用程序和自动驾驶汽车之类的技术将导致个人车辆拥有量的进一步减少。此外,从城市传感技术,联网的充电站和车载数据中收集的信息将为环境和公共健康带来巨大好处,同时减少交通拥堵并改善驾驶员和骑手的体验。

即使在今天,这种趋势仍很明显。随着传统汽车销量的暴跌,电池电动汽车的注册量有所增加(2020年3月将近200%)。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带来什么,但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你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fq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