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可以追踪大脑活动是真是假

便携设备

119人已加入

描述

  从谷歌推出智能眼镜至今,智能眼镜一直是各大科技巨头企业关注的焦点。相比于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类的可穿戴设备而言,智能眼镜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与前景。因此,智能眼镜一直以来都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关注焦点,也是各大科技巨头与相关的科研机构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

  据外媒报道,日前,由韩国高丽大学KU-KIST融合科学与技术研究生院的Suk-WonHwang副教授领导的团队开发的一款试验性太阳镜已经问世。

  这款太阳镜不仅可以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还可以让用户控制游戏并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将其转换成太阳镜。这种“电子眼镜”目前的原型已凭借3D打印技术完成,在佩戴者的耳朵和眼睛附近植入了柔性电极。前者的传感器相当于脑电图(EEG),借助于脑电波技术用于监测大脑的活动,后者的功能则相当于眼电图(EOG),用于跟踪眼球运动。这两种数据都是通过眼镜的无线传输来处理。

  在实验室测试中,EEG成功地记录下了志愿者的阿尔法节律。所谓的阿尔法节律就是指人的脑电波,目前医学上把人类的脑电波分为四大类(α波、β波、Q波和δ波),其中的一大类即α波。

  我们到医院做脑电图时,医生先在你的头部联上电极,然后让你闭上眼睛尽量“不用脑”。此时描记下的脑电波便是阿尔法波(8-13赫兹),在西方则称为“α节律”。这款智能眼镜就是通过监测“α节律”,来实现对我们健康状况的监测。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同一条镜腿上加入了一个加速传感器,用于跟踪用户的姿势和步态,传感器可以在他们跌倒的时候检测到所需信息。这就意味着,这种眼镜可以用于老年人的居家看护等,一旦发现跌撞事故就能自动发送警报。

  此外,这款电子眼镜的一条镜腿上还安装了一个紫外线传感器,它可以用来测量入射紫外线的强度。当阳光足够明亮时,传感器会触发镜片内部的防紫外线凝胶使镜片变暗,从而暂时将眼镜变成太阳镜。产业链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电子元器件的不断微型化,必然会促成智能眼镜产业的爆发式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