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目前,我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正快速增加。2012-2017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专利数量从154件增长至1911件,其年复合增长率为65.348%。截止2018年9月,专利数量已达到1901件。
虽然专利申请量快速增加,我国的专利质量却不如人意,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一方面,受技术创新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机器人企业提交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较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较少。另一方面,国内机器人企业大多重视产品宣传,而忽视产品的研发。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说,它是一种基于多种技术融合和实现的产品,其中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语义解析及交互技术、导航及定位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调度管理技术、电机及舵机技术、多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其中,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相比其余几项技术,发展时间较晚,沉淀还不够深厚。加之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导致部分国内服务机器人企业不愿过多下功夫在技术研究上,反而是看重产品的宣传推广。
研发成果难以商业化
目前,我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主要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由于他们不是市场主体,研发成果往往无法快速转化为产品;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常由于自身技术研发能力较弱,且未与科研院所、高校紧密结合,成果难以产业化。因此,我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市场价值还未很好发挥。
我国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该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偏理论性的居多,实用性的较少;二是这些技术研发成果科技含量低,可替代性较强,因此,转化效果较差;三是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对于产品标准仍缺乏统一规范要求。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很多服务机器人企业都还只是停留在概念产品意义上,利用相关的政策扶持,来实现自己的资本运作。他们扯着服务机器人的大旗,却无法提供落地的产品,更有甚者直接抄袭他人成果,严重影响了国内整个市场的行业水平。
服务机器人的普及度还有待提高
目前受宣传的不到位和高成本的影响,我国普通百姓对于机器人都还不是很了解。一方面,由于宽泛的行业细分领域,企业难以大范围有效推广。另一方面,机器人的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开发和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持,再加上这是一门综合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综合性产品,所以本身的生产成本就决定了其昂贵的价格。因此大多数能进入家庭的服务机器人,主要还是以扫地机器人为主,真正用作护理、陪伴的机器人数量极少。而商用服务型机器人更是只能被各大型商业服务机构所使用。所以,普通消费者对服务机器人的了解较少。
据统计,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在沿海城市的产品渗透率仅为5%,内地城市仅为0.4%,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7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应用最广的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其在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占比高达62%,并且家用机器人中扫地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但是扫地机器人的普及度仍然不高,其他应用场景的服务机器人的普及度必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各细分市场发展不均衡
除此以外,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各个细分市场发展不平衡也是业内重要问题之一。对比国内和全球的细分市场格局,可以看出国内细分市场发展不均衡。中国的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家用,市场规模占比高达62%;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为24%;公共服务机器人占比为14%。而对标全球服务机器人应用格局对比,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占服务机器人比重仅27%,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高达56%,远超国内比重;公共服务机器人比重为17%,与国内比重差距不大。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主要存在四个难点:一是专利技术质量较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二是研发成果难以商业化;三是服务机器人渗透率较低;四是行业内各细分市场发展不均衡。未来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广阔,本土厂商应加大力度攻克难关。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