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器系统的整体操作过程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Design of Automobile Anti-theft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WU Zhidong, ZHANG Huan

Abstract — Based on the ASTC89C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is paper designs an automobile anti-theft system, which can realize unlocking, mechanical locking, anti-theft alarm, toxic gas alarm, remote control of vehicle equipment, and vehicle movement.

Index Terms — electronic password lock,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 control.

1 系统方案设计

本智能系统是一个硬件基于 ASTC89C52 单片机的汽车防盗系统设计,采用 52 微控制器组件作为主要控制芯片,利用串口通信的方式通过 ESP8266 模块实时地接收并处理来自 APP 的指令,并在液晶显示的提示下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开锁,机械锁定,防盗报警,有毒气体报警,远程控制车内设备以及车辆运动。系统包含有两种模式,即出借模式和管理员模式。在出借模式下,分为两种情况:若是 ID 密码识别成功,则车辆点火、继电器动作开锁,使用人员能够进入车内启动车辆; 反之,则人员就不能够进入车辆也不能启动车辆。管理员模式下,主要完成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的录入以及删除、远程开锁及账号密码修改,传感器开启和关闭等功能。

本系统的整体操作过程是:打开本系统配套的手机 APP 输入账号密码进行登陆,输入程序设定加密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点击连接,当 APP 提示连接成功时,即可根据页面的显示的功能进行远程指令控制。若账号密码错误则无法进入管理员系统,也无法打开机械锁死装置,此时只有提供机械钥匙手动打开才能解除启动汽车。整个系统工作流程。

2 硬件设计

STC89C52 是一种高性能、高效率 CMOS 的 8 位微处理器,控制系统中具有 60 kB 可写 Flash 存储设备,集成转换芯片,PWM 电源监控。STC12C5A60S2 单片机几乎包含了数据采集和控制所需的所有单元模块。本系统设计主要应用其 PWM、串行并行接口、SPI 接口、定时/计数器、I/O 接口等功能模块。为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电路图。

本系统采用字符型 1602A 液晶显示屏作为显示状态和控制界面,1602A 为 16 Pin LCD。

LCD1602A 与微控器的通信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控制方式,另一种是间接的控制方式。它们的区别只是所用的数据线的数量不同,其他都一样。其中本系统采用的是直接控制方式,也就是说使用的 LCD1602 有 8 个数据线和 3 个控制线 E,RS 引脚和 R/W 引脚与单片机相连后即可正常工作。一般使用中往 LCD1602A 程序中写入命令和数据语句。因此,可将 LCD1602A 的 R/W 以及读/写选择控制端直接接地,这样可减少部分数据线。VOC 是显示背板亮度调整端,通常连接一个 10 kΩ 的灵敏滑动变阻器的电位器即可实现背光对比度的调整;也可使用一个适当阻值电阻从该 Pin 接 GND 的方法进行控制调整,不过精确度和方便稳定程度不及连接灵敏电位器。1602A 电路图。

气体传感器电路设计。MQ-2 的是一种气体敏感的传感器电平感测电子,电阻与的气体的浓度变化和组合物来测量。气体传感器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电传感器,它将被测气体的浓度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输出到 AD 芯片。其原理图。

3 软件设计

为显示程序设计。

配套 APP 开发环境的设计。X code 是一个集成开发工具(IDE),运行在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Mac OS X上。Xcode 是 iOS 应用程序 MacOS 和快捷的方式发展。 为 APP 的界面图。

4 结语

现代汽车采用三种防盗措施:机械防盗装置,电子(机械和电气)防盗装置,网络防盗报警(定位,跟踪)系统。以上各种防盗措施都存在结构复杂、易开裂、价格高、功能偏向于单一款、可靠性差等缺点,无法实现高效、智能防盗。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于汽车防盗系统,实现安全可靠的目标仍然是非常困难的[1-7]。应该进一步完善的产品,高效智能,可靠,应该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技术的网络应用的智能汽车盗窃和汽车领域,朝着高效,方便,简单,智能和方向多样化的汽车防盗装置。
       责任编辑:p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