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龙飞船保留了人工对接的选项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作为首次商业载人航空发射,该项目整体都受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喜爱的科幻风格影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表示,这是艰难时刻中的高光瞬间。

本次发射是NASA与SpaceX签订的“商业载人项目”(Commercial Crew Program)的组成部分。重大意义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对于SpaceX公司来讲,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次发射是该公司的首次载人发射,成功就意味着拿到了商业载人航天的入场券,未来前景无可限量;

第二个层面,对于美国和NASA来讲,意味着自从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以来,再次恢复载人航天能力(后面我们详述);

第三个层面,对于整个世界商业航天来讲,意味着揭开了商业载人航天的帷幕,商业航天走进新时代。

载人龙飞船属于SpaceX研制的第二代龙飞船(Dragon 2),具备可重复使用的能力。第二代龙飞船可分为载人龙飞船和货运龙飞船两种,其前身是第一代货运龙飞船(Dragon 1)。新飞船可以自动与空间站完成对接,而不像第一代飞船那样,需要借助空间站上的机械臂的帮助。当然,载人龙飞船也保留了人工对接的选项。

图注:地面上的载人龙飞船

本次使用的载人龙飞船,直径4米,高8.1米,最多可搭载7位宇航员,这与航天飞机搭载的宇航员数量相同,也与我国5月5日测试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设计上能够搭载的宇航员数量相同。飞船主体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是加压的返回舱,另一个是在返回舱下面的服务舱(这里要说明的是,SpaceX使用Trunk一词,而不是Service module,但从作用上看类似于服务舱,目前尚无统一的翻译)。服务舱是非加压的,可以搭载对气压不敏感的货物。

另外,服务舱外侧粘贴有太阳能电池,就像穿了个太阳能板的裙子一样,这摆脱了传统的太阳能展开翼的造型。服务舱外侧还有翼状结构,能够为飞船在逃逸过程中提供气动稳定性。

参加本次试飞的两位宇航员是:道格拉斯G赫尔利(Douglas G. Hurley)和罗伯特L贝恩肯(Robert L. Behnken),分别出生于1966年和1970年。

图注:宇航员贝恩肯和赫尔利(右)

他们都是曾经三次进入过太空,而且还都是执行过航天飞机任务的老手。其中,赫尔利在太空中有超过683个小时的经验,还执行过2011年7月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任务(代号:STS-135)。贝恩肯作为航天飞机任务专家,曾先后执行2008年的(STS-123)和2010年的(STS-130)任务,累计在太空飞行时间超过708小时,其中包括37小时的太空行走时间。

载人航天可以说是航天领域难度最高的任务。如今,SpaceX 正式成为首个掌握载人飞船和发射能力的私营公司。要知道,在此之前,有能力进行载人发射的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这其中无一例外都是以国家力量在推动。

将人类送出地球,在商业航天史上取得这一成就的公司,唯 SpaceX 一家;能改写这一历史的人,唯马斯克一人。
       责任编辑:pj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