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环境下这家三元材料企业如何应对?

描述

就在不久前,媒体报道了青年企业家在面对疫情的复工复产中的举措,其中科隆新能源总经理程迪帮助国际客户解决防疫物资得到客户认可的事件被津津乐道。

科隆新能源是一家做三元材料的企业,掌舵人程迪作为“创二代”,与多数家族企业“第一代打天下、第二代继承衣钵”不同的是,他不只是继承“衣钵”,更是带领科隆新能源不断坚持创新与转型,让科隆新能源完成了由小到大,从单一产品到产品多样化的蜕变。

在交流中,这位青年企业家言语间透着务实与创新,正是带着这样的一股劲,科隆新能源不但走向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也在三元材料这条赛道上越走越宽。

科隆兴科技,科技兴科隆

早前,松下在国内物色加锌球镍材料企业,希望能在研发和生产配套上长期合作。最终看中了基础条件较好的科隆新能源,但后续进展却并不顺利。

程迪发现问题出在双方品质管理理念的差异上。所幸他曾留学日本,对日企的管理理念较为了解。

经过反复沟通,双方意见逐渐达成一致。科隆新能源着手完善了管理体系及管控模式,最终顺利通过松下的体系审核,实现稳定批量化供应以及后期产品的共同开发,成功赢得了这家日本巨头的信赖。

这也为新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日本三洋、汤浅、GP等电池行业巨头的订单纷至沓来,科隆新能源由此开启了进军海外高端市场的道路。

“‘科隆兴科技,科技兴科隆’是科隆的发展理念。”程迪说。

实际上,科隆新能源在传统球镍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提升,一方面持续不断推出新产品,先后开发出覆二价钴、覆三价钴、覆钴氧化球形氢氧化镍等一系列新产品;另一方面,对老产品进行持续提升。

2007年,在原有球镍技术的基础上,科隆新能源开始进行三元前驱体的研发,成为国内最早开发三元前驱体材料并实现批量化生产的企业之一。其品种也在不断丰富,从111、523,到622、811、NCA,每年都有新产品推出。

2009年,科隆新能源开始布局三元材料的研发,是国内最早推出三元622材料的企业之一。随后,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转型升级,从二次球到单晶,从低镍到高镍材料,科隆新能源一直都在持续不断的创新。

程迪对《大国之材》表示,任何企业都必须努力提升核心技术,技术停滞不前就必然被淘汰。 “我们每年拿出不低于销售收入3%的资金用于研发,保证研发费用充足,截止目前,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00多人。”

目前,科隆新能源除了成立了科隆新能源研究院,同时建立有博士后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专业化的镍氢电池材料、锂电池材料研究所等科研研发平台,这为科隆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锁定大客户 解决降本增效

近几年,锂电行业并不“太平”。技术路线之争、行业洗牌、补贴退坡、外资企业竞争、资本寒冬,一系列变数考验着经营者的智慧。

对于程迪而言,务实、创新和做好服务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

年初,三元锂电池再度迎来技术路线的争议话题。宁德时代推出CTP技术、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如今似乎正在上演一场回归之战。对此,程迪对《大国之材》表示,磷酸铁锂在经济型车型上的确能体现价值,但真正高续航里程车型还是以三元路线为主流。“现在大家都逐渐趋于理性,将会出现低续航里程的磷酸铁锂和高续航里程的三元材料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局面。”

科隆新能源主要聚焦于国际大客户需求的高端化、高比能产品领域。与磷酸铁锂的企业推出新的技术方案一样,科隆新能源也在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

程迪表示,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是安全,劣势是能量密度较低;三元锂电池的优势是高比能,劣势是安全性较弱。因此为了提升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科隆推出磁性异物控制、材料单晶化、包覆掺杂改性、四元化等一系列方案以提高安全性和寿命。

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是不容忽视的“黑天鹅”。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此外,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下游需求疲软,导致企业盈利承压,降本增效已经成为电池企业的当务之急。

程迪也在忙着和客户讨论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材料。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科隆新能源通过科隆新能源研究院,强化研发管理,积极投入人力财力进行自主研发,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希望能够通过调整材料比例成本,高镍低钴化,提高充电电压平台提升能量密度等一系列的方法,用成本更低的材料,发挥出更好的材料特性。“程迪表示。

据他介绍,目前市场迫切需要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产品。因此,除了技术创新之外,科隆新能源还增加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提升自动化水平,改善工艺、提高效率,以期降低综合成本,与客户共享产品降本带来的成果,实现共赢,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步步为营,巩固行业地位

产品多元是应对风险的重要屏障,科隆新能源的产品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在业务板块上,除了电池材料与三元前驱体,科隆新能源的业务还涵盖二次电池及电池系统等。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程迪的思路很清晰。在电池材料及其前驱体领域,科隆将以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为核心,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从而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在二次电池及电池系统领域,将保持在军事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推进锂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动力电池体系的应用,并进一步拓展工业储能领域的锂电池业务。

近些年,在环保政策的推动下,国内锂电池行业需求量持续增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应用市场之一。

所以在电池回收领域,科隆新能源已经着手布局电池梯次利用及电池回收业务,未来将通过与整车厂深度合作,搭建电池梯次利用及网络回收体系,配合电池材料及二次电池业务发展,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科隆新能源践行的是大客户战略,主要服务国内外大客户,同时专注于产品的创新提升。一方面进一步贴近客户,强化研发,进行不断的创新提升,开发出客户需求、满意的产品,增加与客户的粘度;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力量,扩大生产规模,贴近头部企业。

但目前接踵而来的是头部企业产能持续扩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洗牌激烈。程迪认为行业集中对有储备的、技术实力强、产品稳定的企业来说,其实是好事。

市场格局逐渐清晰,产业发展渐趋理性,科隆新能源扩产计划也逐步展开。程迪表示,计划在电源材料厂区建设智能化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其中年产3.6万吨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已于2017年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前驱体一、前驱体二车间已建成投产。

同时,为积极把握锂电池市场需求,科隆新能源正积极加速相关项目的建设投产,以巩固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

“无论是技术、品质、规模还是客户结构,科隆新能源都将维持三元材料行业前列。”程迪表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