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是如何管理隧道?隧道综合监控系统上线

描述

作为数据可视化的一线参与者,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的道路。今年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其中如何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向“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转变,这一话题被提上日程。

借此机会,引出隧道综合监控系统,为国内新基建发展出一份薄力。——图扑(hightopo)

据悉,烟大海底隧道战略规划组已于本月将海底隧道初步方案上报给国务院。项目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烟大海底隧道项目通过国务院立项后,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进行开工建设,预计工期需要十年左右。

什么是烟大海底隧道?1992年首次提出来的构想:从山东蓬莱至长山列岛再到辽宁旅顺,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跨渤海海峡的快速通道。根据方案,跨海通道全长123公里,以火车为主要运输方式,时速约250公里,隧道平均深度在20米至30米,其规模超越了日本青函海底隧道。

目前由于渤海海峡的阻隔,山东与辽东半岛之间的铁路、公路只能绕行山海关,路程均在1600公里以上。如果烟大海底隧道建设成功,那么从大连到山东的路程仅需三个小时左右。

短范围来看,促进了辽东半岛和山东地区的经济交流。大范围来讲,将东三省区域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区域经济互动更为频繁,货物流量和客运流量均有质的提升。不仅经济得到改善,也减少了运输成本。

见微知著,在新基建模式下城市与城市间的通道建设逐步增多,旧隧道管理机制的弊端逐步显露,为了改变往日追求硬件性能、人力巡查的低效率方式,hightopo提出了3D可视化隧道管理的解决方案。

可视化运维,细节决定成败

通过可视化展示隧道全局,在系统中查看不同区域工作井和设备间的状况,查询隧道内部设施的运行状况,让损坏设备得到及时的维修,确保关键设备在紧急状态下能够正常使用。可直接通过监控系统控制隧道内风机、道路指示灯设备。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调整风机转向与设备运作状态,配合其他系统进行协同工作。做到对症下药,合理分配工作。通过hightopo的轻量可视化,将整个隧道纳入移动端中,随时随地对隧道每一个角落进行监控调整。

突发险情高效应对

隧道内行车环境特殊,狭长密闭的环境一旦出现火灾或其他险情,难以及时的进行疏散引导。救援现场空间有限,极易造成隧道内的二次灾害。但是在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中,首先会对危险车辆进行定位监控。一旦发生险情,系统会立刻提出警告并封闭该路段,先从内部启动消防预警机制完成初步的抢险工作,配合外部救援做到双重保险。

技术革新带来的新机遇

3D可视化结合着数字化改造,让基础设施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隧道拥有了一套完善的自我管理体系,不光减少了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也打破了传统的运营思维,提高了隧道管理的技术含量。采用hightopo可视化方案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做把握未来行业的先行者。

2019 我们也更新了数百个工业互联网 2D/3D 可视化案例集,在这里你能发现许多新奇的实例,也能发掘出不一样的工业互联网:《分享数百个 HT 工业互联网 2D 3D 可视化应用案例之 2019 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