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随着5G建设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5G基站规模日益庞大,前传网络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C-RAN组网相比较D-RAN,在从规划到建设到维护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加快5G网络重构转型,优化网络资源调配,践行公司降本增效战略。
在无源波分建设方案基础上,如何保障前传C-RAN网络的安全性,强化运维管控,浙江移动做出诸多探索。
聚焦5G前传业务高质量发展,率先完成国内半有源CWDM集采
传输网络作为“包容万象”的基础网络,随着无线、家客、集客、新业务等“四轮驱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尤其5G网络架构变化,组网日益复杂,对网络安全也愈发敏感,网络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蝴蝶效应凸显。以无源波分为基础的C-RAN网络,承载业务量大,但缺乏保护机制和管控手段,网络安全控制难度大,网络隐患大。
浙江移动寻求在无源波分基础上,获取高效保护机制和故障/性能管控手段,从被动抢修向主动管控转变,从网元故障处理向网络性能管理转变。以此为诉求,浙江移动统筹考虑各项成本、功能性能等,最终确定了半有源CWDM系统建设方案,并编写了《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半有源CWDM设备技术规范》。
半有源CWDM系统采用非对称的设备形态,由局端有源CWDM设备、远端无源CWDM设备、DU侧彩光模块、AAU侧彩光模块、网管系统组成,要求半有源CWDM设备可提供保护和自动倒换机制,支持前传网络的可管理性和可运维性,局端有源CWDM设备和远端无源CWDM设备复用多个波长进行传输以节省光纤资源。同时,要求支持提供4G/5G业务混合传输,实现4G/5G统一前传。
在系统保护方面,半有源CWDM系统需提供基于不同光缆路由的光层1+1保护功能,支持主备光功率差和最小接收光功率门限两种倒换触发条件,不需要信令支持,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并支持两种倒换返回模型(返回式/非返回式)。
其中,局端有源CWDM设备需集成光开关,配合主备线路光功率检测,通过光开关从故障线路切换至备用线路,保护业务的正常传输,以实现保护恢复功能;局端有源CWDM设备在设备掉电、重启上电、主控板故障、主控板/业务板更换拔插情况下,应不影响业务;要求局端有源CWDM设备断电后,业务单板桥接状态应支持无电保持,不采用电池供电,保证业务不中断。
此外,远端无源CWDM设备集成耦合器,同时接收主用及备用两路光信号,实现保护恢复功能。
在故障定位/性能检测方面,依托网管平台和半有源CWDM设备实现系统内、系统间光功率监测,实现前传网络故障精准定位和性能监控。
其中,监测点①、④功能在无线网管上实现,监测点②、③功能在半有源CWDM网管上实现。
同时,针对6波系统和12波系统,分别制定了6+2监测模型和12+2监测模型,具体如下。在6+2监测模型,分支路侧各分支路单波部署1个PD单元,共部署6个PD单元,主备线路侧收光方向各部署1个PD单元,共部署2个PD单元,要求所有PD单元都集成在局端业务板卡内。其中,要求支持对主备线路侧收光功率监测,并上报网管系统,同时,要求支持对各分支路单波光功率监测,并上报网管系统。
在12+2监测模型,分支路侧各分支路单波部署1个PD单元,共部署12个PD单元,主备线路侧收光方向各部署1个PD单元,共部署2个PD单元,要求所有PD单元都集成在局端业务板卡内。其中,要求12+2监测模型与6+2监测模型功能相同。
在此基础上,浙江移动制定了《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半有源CWDM OMC系统测试规范》《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半有源CWDM设备系统测试规范》,并于2020年4月17日完成了全国第一个半有源CWDM集采,共采购15000套CWDM设备,此次集采共计27家设备商参与竞标,最终由迅特、瑞斯康达、烽火、格林威尔中标。
锻造C-RAN智慧运维新动能,率先启动管控一体的集中化OMC系统研究
随着半有源CWDM网络的引入,需要充分考虑网管OMC的部署。不同的部署方案对投资成本和后期运维影响截然不同:高投入不一定带来高效能,如果分别部署各厂家OMC,势必导致OMC数量多、建设成本高,同时异构的OMC必然导致后期维护压力大。
依托NFV/SDN集中控制、软硬解耦的理念,浙江移动开展前传半有源集中化OMC系统研究,旨在打造一套具备解耦能力的网管系统,推进传输集中化运维,实现一套网管系统集中管控多家前传设备,打造“一站式”高效运维系统,助力智慧运维快速转型。
浙江移动通过制定统一的网管架构模板,采用B/S模型,统一网管与设备间的交互标准,并由各厂家开发实现对网管架构和交互标准的适配,进而屏蔽各厂家异构差异。
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组网方案,浙江移动在省中心集中部署一套前传半有源集中化OMC系统,实现全省11个地市半有源波分设备统一、集中管控,实现智慧高效运维的同时,也有助于灵活组网和资源调配。
责任编辑:tzh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