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15项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解析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15项领先科技成果具体名单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鲲鹏920”

在CES 2019上,华为推出了鲲鹏920处理器,主要面向服务器市场,目的是满足数据中心多样性计算、绿色计算的需求。

鲲鹏920是华为自主研发的业界首颗兼容Arm架构的64核数据中心处理器,采用了7nm工艺制作,该处理器基于ARMv8架构,拥有64个2.6GHz核心,支持8通道DDR4、PCIe 4.0和CCIX互联芯片。具有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高效能的特性。在典型主频下,鲲鹏920 SPECint_rate_base2006分数评估超过930。鲲鹏920还实现了CPU、桥片、网络和磁盘控制器“4合1”,是业界集成度最高的数据中心处理器。

2、清华大学:“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异构融合天机芯片”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研发的天机芯,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可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可支持人工神经网路的人工智能芯片。

该芯片能够支持计算机科学导向的机器学习算法和神经科学导向的神经形态计算模型的独立部署,还能够支持两者的异构建模,为发展人工通用智能提供了一个计算平台。

3、微软公司:“统一自然语言预训练模型与机器阅读理解”

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微软公司带来了最新的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研究成果:统一预训练语言模型。

据悉,该模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⑴提出了统一的预训练框架和部分自回归预训练范;⑵统一预训练模型在一系列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任务均取得了领先的实验结果。

此外,机器阅读理解是一个经典并且非常具有挑战的问题,这领域发展尤为迅速,除了端对端的神经网络模型和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突破之外,大规模数据集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60全视之眼——0day漏洞雷达系统”

据悉,0day漏洞攻击不可预知、极难防御,是威胁网络安全的“隐形杀手”。而在网络安全领域,360公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360全视之眼正是为了应对当下肆虐0day漏洞攻击而研发的解决方案。360全视之眼是一个汇聚多项全球尖端技术的创新工程,比如冰刃安全虚拟机技术(ILSVM)、0day攻击捕获技术、360安全大脑大数据和强大的智能决策等,让360全视之眼成为应对网络攻击的“预警机”。

过去的5年里,360公司率先独立发现主流厂商漏洞超过2000个,独立捕获0day漏洞7次,涉及上千个重要部门,成为全球口碑最好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

5、特斯拉公司:“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芯片”

2019年4月,特斯拉正式发布了完全自动驾驶计算机芯片(FSD芯片)。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还表示,2019年底特斯拉汽车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据悉,FSD芯片是一款FPGA芯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AI 处理器,它可以支持人工神经网络(ANN),即人们常提到的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FSD芯片采用14纳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面积260平方毫米,集成了60亿个晶体管和2.5亿个逻辑门、32MB SRAM缓存、96×96乘加阵列。

FSD芯片由两套完全一样的独立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的处理器囊括12个A72内核,一个神经网络处理器和一个GPU。此外该芯片还有专门独立的安全模块,只能运行加密的特斯拉软件。

6、百度公司:“飞桨”

据官方介绍,飞桨(PaddlePaddle)是集深度学习核心框架、工具组件和服务平台为一体的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拥有兼顾灵活性和高性能的开发机制、工业级的模型库、超大规模分布式训练技术、高速推理引擎以及系统化的社区服务等五大优势,能提供丰富的官方支持模型集合,并推出全类型的高性能部署和集成方案供开发者使用。

据悉,百度飞浆已经支持了 ARM CPU , Mali GPU , Adreno GPU ,华为 NPU 以及 FPGA 等诸多硬件平台,是目前首个支持华为NPU 在线编译的深度学习推理框架。

7、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POLARDB:基于存储计算分离与分布式共享存储架构的云原生数据库”

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下一代分布式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采用计算存储分离、分布式共享存储等最新技术,能够支持单库容量扩展至上百TB以及计算引擎及存储的秒级扩展,为高速增长的客户业务场景提供高性能、高吞吐和弹性扩展的能力,100%兼容MySQL、PostgreSQL生态,深度兼容ORACLE的语法和数据类型,可实现一键迁移上云,耗时仅需数小时。

据悉,POLARDB不仅能承载“双11”的数据压力,也为云上客户带来更优质更安全的数据库服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保险、新零售、交通、教育和互联网等多个行业领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