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ITS提高车对车通信的性能说明

消耗积分:1 | 格式:pdf | 大小:0.29 MB | 2020-07-08

哈哈哈

分享资料个

  车对车(Car-to-Car)通信性能可望大幅精进。由于汽车无线电性能极易受到周遭环境影响,因此车厂在导入IEEE 802.11p车对车通信功能时,多会借力天线分集设计与高阶数字信号处理器,以降低天线自屏蔽效应,改善收发器信号品质。在推出IEEE 802.11p Car2X应用时,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希望获得更多扩展性(Scalability),以便为低阶到高阶市场提供服务;而天线的数目,以及天线拓扑与相应的基带处理是实现扩展性的关键考虑。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应用场合要求接收端具备不同的可靠性,同样影响天线拓扑的选择。双IEEE 802.11p天线可促成分集接收与发射方案的改善,进而提升服务品质(QoS)。由于OEM和一级汽车电子供应商皆希望打造一个能涵盖所有参数,且系统成本最低的设计,因此具备可扩展性、可实现更短 RF电缆,且同时支持单信道和双信道分集的IEEE 802.11p解决方案,已日益受到市场瞩目。 ITS为汽车产业带来新契机 ITS是新兴的应用领域,为一系列工具开启了新市场,提供更安全、更环保的驾驶体验。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因素之一是车对车 (C2C)和车对基础设施(C2I)的无线通信。广播与接收汽车位置和速度资信能让汽车建立周围环境的动态模型。车对车通信联盟和防撞系统合作团队(CAMP)等产业联盟的行动,反映目前全球正致力朝向ITS发展,如展开各种专案计划以及制定各种标准(IEEE 1609和ETSI TC-ITS)。另外,荷兰的SPITS荷兰、德国的simTD、法国的Score@F与美国的Safety Pilot等ITS相关实地测试计划,亦如火如荼进行中。但一个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将ITS导入汽车中?要获得一个有效的互联汽车网络,至少有10%的汽车需要配备ITS模组。为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此目标数字,低阶、主流和高阶汽车都须具备车对车通信的连结能力,因此解决方案须要具备扩展性,方能满足不同的成本考虑。系统扩展性是由多方面所决定,天线位置和无线电前端模组位置(调谐和基带处理)是关键成本因素。弧形车顶会在一特定方向上造成自屏蔽,而天线分集可大幅减少该效应。同样地,天线分集亦可改善在玻璃车顶、行李架和雪橇架上的性能。另一方面,在低阶和主流汽车中,天线模组可能会安装在单一位置上。无线电前端模组含有IEEE 802.11p/1609.x收发器,在空间许可的情况下可靠近天线安装并连接,也可集中放置在箱内,电缆的成本与性能将受到该选择性影响。差异化的另一方面在于同时接收的通道数,用户可以使用双通道接收器,以便保持同时接收控制信道和服务信道的信号;也可使用单通道接收器,并在两个通道间进行切换。通道间切换使所需资源减半,同时降低物料成本。虽然强烈建议在安全应用中采用双通道接收器以获得最佳的接收品质,但也可在单天线接收和双天线(分集)接收之间做出选择。使用分集接收能够良好地应对车对车通信中快速变化的多通道环境,使接收更稳定。从ITS面市的第一天起,众所关注的焦点即是整合应用实例,如车辆紧急状况警告、防碰撞支持、紧急制动灯、危险位置警告等。正如部分产业论坛所得出的结论,单安全通道(CCH)接收应足够应付初阶应用系统。未来会提供服务通道(SCH),推出诸如交通资信、网络可用性、收费等各种应用实例。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